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244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97篇
人才学   68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637篇
理论方法论   144篇
综合类   1602篇
社会学   348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论洞穴美──《徐霞客游记》研究夏咸淳洞穴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对于地理家、旅游家、宗教家乃至一般民众,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徐霞客对洞穴的兴趣极高,所探洞穴多达100多个。他以科学精神和探险精神,不仅详细精密地考察和记录了各地溶洞的地貌特点,而且探究其成因...  相似文献   
162.
按照“物名”与“事名”之分,并结合词的”立意”之义与“所指”之义的不同存在,来考察同源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可得其主要规律:凡物名同源,或是立意之义相同,或是所指之义相类相关;凡事名同源,或是所指之事现象相类相关,或是所指之事事理相因;凡物名与事名同源,或是事名所指之义即为物名立意之义,或是物名所指之物与事名所指之事直接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3.
植物人生     
董改正 《中华魂》2014,(4):40-40
正"性如竹影疏中日,仁是兰香静处风",这是金岳霖题赠民国名嫒沈性仁的藏头联。沈性仁是浙江嘉兴人,其夫陶孟和是著名社会学家。人如其名,性仁淡雅如菊,亦风韵雅致,让林徽因赞叹、歆羡,让金岳霖倾慕。她去世后,金岳霖写下情深意切的祭文,被称为民国最动人的文章。费正清称她为"我的朋友",徐志摩和她共事翻译。她的人生中往来着当世名流、多情才子,却清雅清洁,没有任何绯闻。金老说她"佛家的居心遇儒家的生活"。她是白话文的先驱,翻译的《遗扇记》,是最早的白话语体文本;她和丈夫翻译的凯恩斯《欧洲和议后的经济》,是在1920年。和徐志摩合译《玛丽玛丽》,震动文化界。而她1921年翻译由商务社出版的房龙名著《人类的故事》,在中国掀起了"房龙热"。曹聚仁先生兴奋地写道:"20年代偶然买到中译本《人类的故事》……我发痴似的,把这本史话读下去。车来了,我在车上读。晚饭吞下后,就靠在床上读,一直到天明……这50年,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什么书这么吸引我了……房龙对我的影响,实在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  相似文献   
164.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国家与社会浑然不分的典型,这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文化传统有关,也是人的本性在一定发展阶段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本文把这一过程称为国家社会化,并且初步探讨了中国国家社会化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5.
本文是“内七篇奥义”系列的第三篇。旧庄学对《养生主》很不重视,以为无甚深意,浅显易懂,因而掉以轻心,谬解无所不在。庄子阐明“养生”之“主”是“道”.却被否定“道”的郭象谬解为“不伤生”才是“养生”之“主”。庄子主张“为知”的同时必须知“殆”而“已”。却被旧庄学厚诬为“反智主义”。旧庄学又望文生义,厚诬庄子教人“为恶”。作者在《逍遥游奥义》《齐物论奥义》的基础上,无懈可击地抉发出被旧庄学遮蔽两千年的庄学“养生”奥义。  相似文献   
166.
绵绵 《人生与伴侣》2014,(12):20-21
【有点儿……肆无忌惮】不知道你们每个人的成长中,有没有过这样一种关系,彼此是发小、邻居、同学、朋友、闺密,然后还是……仇人。就如我和小软。是四五岁的时候,那天傍晚,住在前排的小孩忽然跑到我家说,阿宝,快出来看,你家隔壁搬来一个小孩,和你很像呢。当时我在做什么?对,正眼巴巴等着碗里的瘦肉粥凉下来,那是我期待了一整天的瘦肉粥。  相似文献   
167.
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其组织行为后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在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理论:工作-家庭平衡理论,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中国鲜见研究成果出现。本研究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弹性工作制是家庭-工作冲突的显著预测变量。职业生涯后果是两类冲突的显著预测变量。性别并不是显著的预测变量。两类冲突是工作压力的显著预测变量,但它们都不能预测旷工和离职意图。最后文章还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8.
崔斌 《决策探索》2013,(20):1-1
有部电影名叫《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讲述的是国有企业里一位普通工长,时刻以“干部”身份要求自己。两句天津方言挂在嘴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腐乳”,更将“干部”二字化作心中责任,在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小事中,触发出无数平凡的感动。  相似文献   
169.
韩向臣  李龙 《东南学术》2021,(5):97-107
家国关系是人类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而东西方之间却在此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逻辑模式.恩格斯立足于人类学研究成果,在分析了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起源的经典案例之后,以国家与社会的二分为基础,形成了其家国异构理论.而一些学者在研究古代中国时,则出现了家国关系的另一种视角,即家国同构理论.但是,面对广阔而复杂的历史画卷,仅仅将其概括为家国同构难免有失偏颇.这一贯穿中国几千年之久的逻辑底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话语,并最终随着近代中国国家的转型而解构.今日之中国,法律取代宗法伦理成为调整家国关系的核心要素,家庭的私领域特征不断凸显,而传统的家国理念也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这一道德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