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05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90篇
管理学   2567篇
劳动科学   2759篇
民族学   148篇
人才学   1276篇
人口学   522篇
丛书文集   2016篇
理论方法论   704篇
综合类   6259篇
社会学   2735篇
统计学   927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424篇
  2016年   646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1521篇
  2013年   1411篇
  2012年   1360篇
  2011年   1759篇
  2010年   1848篇
  2009年   1932篇
  2008年   1554篇
  2007年   901篇
  2006年   740篇
  2005年   817篇
  2004年   702篇
  2003年   647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4 毫秒
51.
近段时期,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持续下滑的的影响,省内外的一些企业已经或即将关停,导致我省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已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积极稳妥应对当前形势,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切实解决失业返乡农民工的有关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2.
53.
农民就业与农村社会稳定的正相关是由农民就业的功能所决定.在我国现实中,农民就业的功能突出表现为保障功能、激励功能、分流功能和协作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都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稳定.为更好地体现农民就业与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正相关,必须强化农民就业的保障功能、激励功能、分流功能和协作功能.  相似文献   
54.
又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风暴无疑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而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将高达千万人。那么,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该怎么求职?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用人单位欢迎?  相似文献   
55.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属于个性结构中的风格系统,它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带有特定的风格,了解气质的本质及特征,对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个性完善、社会适应、心理保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该继续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制度 ;加强教育投入 ;要求劳动者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就业观念 ;对劳动者的基本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劳动力非智力因素越来越被重视 ;劳动技能的快速更新 ;适当调低简单劳动力的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57.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项产业政策的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日趋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可以说是各级政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58.
59.
今年是普通高校扩招后毕业的第二年,预计我市共有近三万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曾经一度被喻为"天之骄子"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市广大毕业生和毕业生家庭的切身利益.近期,温州市城市调查队对温州医学院、温州师范学院等我市四所高校的208位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择业观念、就业意向、就业渠道以及在择业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以期全面地反映我市2004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党政领导与相关部门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失业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针对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发展中国家采取了多种财政经济措施以缓解就业压力。发展中国家促进就业的做法及经验,对于我国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必须通过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大力促进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供给进行必要的调控、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等途径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