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81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3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文章分析了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制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增长缓慢、资本利用率不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32.
总体而言,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引致效应,并且,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引致效应要大于农村居民.居民收入和消费习惯会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时.政府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在大多数年份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行政管理支出则一直存在挤出效应,社会文教和福利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3.
本文采用1996~2015年的31个省市自治区宏观数据,使用动态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居民消费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对消费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且人口受教育程度对中等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略大于高、低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这说明中等消费水平的居民消费受到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更加敏感和有弹性。另外,模型中其他各解释变量系数在各分位数上的差异不大,说明这些影响因素对于不同消费支出水平的消费影响没有太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4.
3月—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始终超3%,分别为3.3%、3%、3.4%、4.4%、5.6%、6.5%。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因此,对于明确宣布以3%为通胀目标定位的中国央行而言,上面这组数据显然意味着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加速。理解这一轮通货膨胀,推而广之,理解发生在中国的诸多经济现象,都既需要厘清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关系,同时也需要关注到历史、制度和政策层面的独特演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5.
为加息叫好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中央政府连续推出措施抑制通货膨胀。人民银行近期五度增加存款准备金率、两度实施差别准备金率。而最受关注的是近期的两次加息。2010年12月26日,人民银行还罕见地上调再贷款利率及再贴现利率。  相似文献   
36.
关于假日经济,有一种民间的非正式说法:假日经济是因为有一部分人休息,而使另一部分人获得工作. 近年来,为拉动经济发展,政府提出了"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在此前提下,推出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七天的假期,使我国每年的公休假日达到¨4天,为居民消费、休闲度假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奠定了假日经济坚实的基础,从而让假日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37.
当前中国巴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但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消费率变化存在明显的现实悖论.究其根源,关键在于二元结构改革滞后制约着居民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为此,本文建议在城市化加速时期以城乡一体化发展启动居民消费.具体而言,就是以农民工的真正市民化、以农村土地资产的资本化和收入化、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及以城乡消费市场的一体化来启动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38.
盛来运等 《统计研究》2021,38(11):35-46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具有负面效应,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本文建议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国内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39.
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85—2006年间政府支出在不同时点上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支出会对居民消费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而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政府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基本上对居民消费具有正的影响,即具有挤入效应,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期,这种挤入效应更为明显;政府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总体来看,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逐渐弱化;政府支出中的社会文教以及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0.
研究表明,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每上升1%,能耗水平下降0.35%.我国之所以存在能耗水平过高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经济增长中投资占的比重过高,而消费水平相对不足.以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美元=7.97人民币、1千克标准煤=0.7千克标准油为标准计算,即使不做任何技术改进,只是将居民消费标准提高到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就可能使能耗水平降为约0.92吨标准煤/万元,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将能耗水平降为约1吨标准煤/万元的计划.因此,当前我们降低能耗水平应当主要在减少投资、刺激消费上作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