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阿拉德尔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5):54-58
史诗是一种植根于地方性知识传统的艺术想象或展演,也是民族诗学本位研究——诗学人类学实践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其考察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艺人与听众的互动,艺人与语境的互动以及艺人、听众与语境三者的多维交融。本文基于史诗《罕·哈冉贵》文本与演唱传统的个案考察,通过对艺人、听众与语境三者的非结构性模型及其语境互动的微观诗学解析,勾勒了在特定展演的场域性环境中非结构性的构成要素和互动模式如何对极具结构化特性的事件框架产生效用和影响的动态运作及其过程特征。 相似文献
73.
蔡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35-40
在贵州麻山地区发现的苗族史诗《亚鲁王》是文学想象与叙事治疗的统一体,揭示了文学所具有的精神治疗功能,但这一视角却被学界所忽视。歌师创建仪式空间,进行仪式展演,唱诵《亚鲁王》的相关片断,在仪式叙事中帮助患者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改善身心残障状况,彰显了文学作为语言符号的精神救疗功能。仪式展演的重点是实施过程,而不是表演水平。《亚鲁王》史诗及其仪式展演有着巨大的文化认同作用和精神感召效力,对其治疗效力进行再发掘,将为文学治疗理论的的深化与拓展提供鲜活的本土经验与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74.
75.
76.
董敬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近年来空间研究备受学界关注,家屋空间作为社会空间的一种表征形式,在社会事实与文化意义的构建中,沟通生活于其中的个体认知与实践,养成个体人观,体现在地社会结构和教化运作模式,塑造行动者对自己地位与角色的认知,并借此再生产地域社会原有的认知及社会权力结构.透过此一再生产,原有地域社会及文化意义得以续存. 相似文献
77.
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举行的历次大阅兵的系统梳理,以期从阅兵的历史记忆中发现时代的诉求。新中国成立后举行了14次国庆大阅兵,每一次阅兵凝聚的历史记忆都呈现着国家发展的时代印迹。社会个体的记忆被集体的记忆所收编,大阅兵作为国家意志表征的符号展演,同时也实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建构;社会个体表面上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在深层次上亦是内在的自主性蜕变。大阅兵作为一种规制常态,唯有1984年国庆阅兵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属于破例:两次阅兵都发生在时代交替的节点上,前者是中国改革开放破浪前行的重要时刻,而后者则处于中国经济社会“新常态”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期。 相似文献
78.
百花盛开,树木葱茏。在纪念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庆祝党的91华诞、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6月15日上午,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在太原市迎泽公园隆重举行全省离退休干部大型文体健身展演。此次展演不仅是我省老干部的一件喜事,而且是我省体育界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79.
李翘宏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5):14-21
根据金门岛的民族志材料,一方面从仪式表演风格分析道士与法师的关系,另一方面从仪式知识产权的角度分析法师与聚落庙的仪式专家的关系。结合美学与社会学的面向,对地方祭仪体系提供一个较完整的图像。 相似文献
80.
乳源瑶族每年定期开展“拜盘王”仪式活动和庆“十月朝”文化旅游节乐舞展演活动,相关活动生成庙内仪式实践和庙外文化展演的双重场域。庙内仪式场域受庙外文化展演场域影响,仪式传统性被削弱,“拜盘王”仪式在现代-传统、国家认同-民间认同、博弈-妥协等语境下发展变迁;同时,当地政府为促进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互利共生,对民间认可的传承人与非遗保护制度认可的代表性传承人身份采取双向认同策略。两个不同展演场域在为非遗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的同时,也彰显矛盾和张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