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32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2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工作,引导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现就我省2006年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2.
采用联立方程法和Acemoglu识别法分别对农民工工作匹配决策机制加以识别,联立方程法检验结果表明收入正向且显著性影响工作任期,而福利虽正向影响并通过收入渠道间接影响工作任期但效果并不显著。Acemoglu识别法检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联立方程法检验结论,即农民工工作匹配决策机制为生存导向型,还未上升到发展层面,同时福利待遇已成为农民工稳定就业的重要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23.
24.
通过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相对就业水平以及劳动者收益的代理变量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短期内大幅提高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企业要素投入中的资本劳动比,扭转了该法实施之前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经历调整期的波动之后,工资、资本劳动比的变化率又回归至正常水平,但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上升。《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工资水平的上涨,抵消该法对劳动者相对就业水平的不利影响,为劳动者带来正向的收益效应。  相似文献   
25.
选择合适的岗位,确定合理的工资水平,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重要一步。为给用人双方合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参考,促进毕业生就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对2009年毕业且工作半年以内的  相似文献   
26.
据国家统计局5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与全国年平均工资水平42452元相比,广州、北京、南京、杭州、上海、银川、沈阳、武汉、合肥、长沙、太原等11个城市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7.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监测调查(CLDS)数据,估计政府支持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支持的职业技能培训整体参与率较低,但显著提升了低、中等收入人群的工资水平,倾向得分匹配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显示,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工资的幅度最大;持续参与培训,更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机制分析发现,职业技能培训能通过提升社会资本水平来影响工资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培训的供给总量与质量,重视就业技能培训并侧重于培训的异质性,推进完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黑龙江省: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发展现状近年来,全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保持较快增长。但与全国及相邻省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位次居全国后几位。  相似文献   
29.
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最有力的武器,现在统计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我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中。统计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多数人依然将统计和枯燥、高深难懂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要是了解了一些统计在生活中的简单运用,将会意识到,其实统计是简单的、易懂的、有趣的,统计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统计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很多,下边略举一二。  相似文献   
30.
本文使用我国2006-2017年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于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制造业行业存在就业效应,其中对岗位数量有显著的负向冲击,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每上升1%,就业岗位减少约4.6%;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整体上不明显。在考虑了劳动力市场的动态调节后,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就业岗位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并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有所增强,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则表现出时间异质性。进一步地,本文尝试使用工具变量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结果稳健。最后,文章还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就业效应的行业异质性。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正确认清“机器换人”对我国制造业就业市场的全面影响,并为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确保就业稳定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