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68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51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符号学是一个研究人类使用符号规律的新兴领域。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积淀了丰富的符号学思想,并突出地表现在各部典籍当中。文章试以《左传》引《诗》为例,探讨《左传》辞令中引用的符号学问题。  相似文献   
62.
左传》于西汉初年流传较广,但自汉武帝推崇儒学后,作为儒学一支的《左传》影响反而逐渐式微,汉哀帝时刘歆始为《左传》争立,但却招致今文经师的攻击,其后今古文学者之间展开了四次大的论争,《左传》虽于平帝与光武时两度得立学官,但旋立复废,终两汉之世未能在官方殿堂占据一席之位,究其实,不同时期特定的政治需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有一种美德叫忠诚。所谓忠,即全意无私,尽心竭力。《左传·成公九年》:无私,忠也。宋人司马光《四言铭系述》曰: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所谓诚,即诚实,真诚。《易·乾》:闲邪存其诚。孔颖达疏曰: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所谓忠诚,即真心诚意,绝无二心。《荀子·尧问》: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  相似文献   
64.
左传》的"一统"思想是先秦早期"天下一家"观念的延续与反映。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一统"核心的认识上。虽然拥有王权的周天子和施行霸政的诸侯在当时都无力担当这一核心,但与这一核心有关的"德"与"礼"等因素在《左传》中得到了强调,表明了作者对理想政治核心的勾勒与向往。《左传》这种对伦理因素与政权相结合的体认,不仅体现了天命人事化的进步,而且诠释了一种新型的"一统"政治观。  相似文献   
65.
<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作为重整乾坤的外交工具,为适应交际的需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语气,务求与出使目的、外交场合氛围,礼仪惯例等相协调,呈现出独有的特色,生动地显示了春秋行人高超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66.
左传》中出现表"跪拜"义的同义词语有"拜""揖""稽首""顿首""稽颡""拜稽首"6个。至少在《左传》所反映的时代里"跪"字还没有产生"跪拜"义,而"拜"字的这一义项此时已经基本发展成熟。"拜"和"揖"、"稽首"和"顿首"、"稽首"和"拜",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67.
考察《左传》,韩宣子说"周礼尽在鲁矣",是在"观书于太史氏"之后,有感于鲁国较好地保存了记载周礼的前朝典籍,而并非看到了鲁国守礼的事实。事实上,春秋时期鲁国周礼的崩坏情况比大多数国家都严重,周礼亦不在鲁。是以,"周礼在鲁"之论成立的条件应予以二元界定:一指春秋之时鲁国对记载周礼的前朝典籍的妥善保存情况,其实质是"礼书在鲁;"或指春秋之后礼学在鲁国的兴起情况,其实质是"礼学在鲁"。  相似文献   
68.
左传》中童谣类繇辞,采用神秘的形式,但是透过这种表面的形式,还是可以看出其特别的运行机制:采用神秘与理性预言结合的方式。在两元结构中,神秘的一元似乎只表现为非理性的外观,但也夹杂了理性的成分。因为神秘技术操纵者的下意识部分,实际也受其思维理性部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左传》在叙事方面的文学成就是引人注目的,其中的占卜叙事有着独特的艺术功效。  相似文献   
70.
左传》人物生活在传统礼制日趋崩溃、社会秩序极其混乱的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直接激发了《左传》人物强烈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和忧患意识,这三种意识构成的《左传》人物的主体社会心态,对后世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人生心态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