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91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1032篇
社会学   147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佚名 《社区》2010,(5):5-5
1.最色的汉字“[女女女]” 这个字读“奸”.奸的异体字。《说文》解释为“私”“窃”的意思。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个字充满了暖昧的情调。  相似文献   
112.
记得高三毕业负笈异乡,临行前爷爷送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请人勿送说留步”、“别人父亲称令尊”等待人接物的常用语。若不是爷爷详细说明这些词句(如“令尊”)的用法,我还真不知道它们的意思和用场。但在今天的日常交流中,如果再说什么“留步”、“令尊”,大概是要显得不合时宜了。所以这张纸条一直没有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113.
子皓 《华人时刊》2009,(5):62-65
"以厂为家"、"以社为家"、"以行为家"、"以会为家"等等,是我们过去形容一些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常用词汇。眼下,许多单位的领导仍然在不断的向员工们灌输这个观念。要求员工"以公司为家"、"以企业为家",并把此作为企业文化来倡导。在"80后"逐渐成为职场主流的今天,此举能否取得预想效果?值得一议。  相似文献   
114.
伏羲依据河图洛书而画成八卦,形成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并引发汉字的发明,最早的一批汉字应是族徽文字.从文献记载看,无论是伏羲画八卦、造书契,还是仓颉造字,都发生于中原地区.从考古发现看,中国四方远古文化在中原地区不断交汇、融合、发展、升华,首先在中原地区形成汉字体系,放射出中华文明的第一线曙光.  相似文献   
115.
《社科纵横》2018,(1):133-137
汉字一直是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最难攻克的壁垒之一,而汉字教学同样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薄弱环节。尽管近年来学界在汉字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问题仍不容忽视。基于此,解决好汉字输出前的教材编写、输出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输出后的复习巩固问题,对促进对外汉字教学的长足发展或许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6.
现代日语常用汉字中既有和现代汉语完全一样的简体字,又有繁体字。有个别的汉字,有的场合使用其简体字,而有的场合则使用其繁体字,即一个汉字的简体和繁体共用。对现代日语中这部分简体、繁体共用的汉字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正确书写、使用这些汉字。  相似文献   
117.
来稿须知     
《学术论坛》2010,33(5)
  相似文献   
118.
在"汉字文化圈"内,诸多国家和地区中的各种语言文字无不大量借用了古代中国的语言文字,如在日本文、朝鲜文、越南文以及纳西文、西夏文、壮僮文等周边国家和中国少数民族中典型的古今军语中,就往往保留着这些具有极高学术研究价值的现已或隐或亡的古汉语语法现象.它们同属"汉字文化圈",其文字的形、音、义互有借输,又各有变异.对"汉字文化圈"地区内的古代军语做比较研究,能够较直接、准确地反映出各个时代诸多领域的真实面貌,并对"汉字文化圈"的框架体系有一个综合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9.
岳海翔 《办公室业务》2002,(6):15-16,13
每个学科都有特定的基本术语,公文学科也不例外.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基本术语,才使公文学的学科特色更加彰显,更加趋于严密和完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术语从表面上看极其相近或相似,但相互之间却迥然有别.如果不求甚解,极易导致错用或混用.有鉴于此,笔者遴选几组常用易混的术语,并对其略加辨析,指出区别所在,以期对大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