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
近几年来,笔者主持国家清史工程有关清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项目,与课题组的成员一起,查阅了大量中日文档案及文献资料,力图发掘新资料,对有清一代中日关系史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本文着重对清代初年中日关系史的开端问题作以新的探研.  相似文献   
22.
汉代幕府制度的变化以及将军对文人的器重与赏识,使得幕府成为文人的一种重要入仕途径,于是幕府文人集团逐渐兴起。汉代著名的幕府文人集团有窦宪幕府文人集团、邓骘幕府文人集团、梁商幕府文人集团、梁冀幕府文人集团、何进幕府文人集团等。幕府文人在承担军府各类军政文书之余,还不时撰文作赋,为幕主唱赞歌,幕僚与幕主之间以及幕僚相互之间常有书信往来。汉代幕府文学奠定了幕府文学的基本模式,对后世幕府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汪毅夫 《东南学术》2004,(1):125-131
本文从<清实录>和部分清人著作、民间文件举例取证,说明清代台湾各级官员普遍辟置幕府、延请幕友的情况,以及清代台湾幕友在台湾公共事务和文学活动方面的表现,从幕府制度的角度证明闽、台两地历史社会在制度文明层面上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24.
汉明帝继位之初,遭遇到对其帝位的严峻挑战,为此他提拔刘苍,让其开府辅政以应对这一危机。刘苍幕府不同于汉代其他辅政幕府,其主要职责不是替明帝代行皇权,而是为扭转明帝在政治上的劣势,以巩固其帝位。刘苍幕府设立后,通过广辟名士与制礼作乐,成功提高了明帝的民望并树立起其皇权独尊形象,明帝的帝位因此得到了巩固。明帝帝位的巩固对东汉王朝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仅维护了明帝朝的政治稳定,为东汉前期长达数十年的政权稳定作出了贡献,而且为之后明帝的政治转向提供了保障,为"明章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试论明治维新时期的地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维新以前 ,日本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依附于封建主 ,被束缚在土地上 ,按时缴纳年贡。贡租是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 ,农民除了要缴纳占收成百分之六十至八十的实物地租外 ,还要缴纳十几种杂税和履行各种义务。明治维新后 ,由于打破了藩界 ,取消了关卡 ,国内统一市场开始初步形成。可是在农村 ,旧的封建贡赋制度仍然存在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治政府认识到 :“租税是建国的根本和关系到民心向背的极其重大的事情。”所以 ,明治政权建立不久 ,便迫不及待地要改革封建的贡赋制度和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度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扩大财源。总之 ,明治政府推行的地税改革废除了种种封建限制 ,使封建生产关系基本解体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使日本农业开始走上近代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6.
近代中国以报刊为核心的媒介系统始终处在战争的压力下运作.舆论精英的媒介话语选择离不开其著述的文本,更不能脱离其存在的社会语境.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张之洞两大幕府相互倾轧,严复、章太炎、李提摩太等中外舆论精英游说其间,在政治利益角逐中扮演角色.近代舆论由器物上的洋务转向维新变法,舆论精英面对政统、道统抉择的两难,学术良知往往决定他们放弃因谋生需要而投靠某个利益集团,从而坚持学术上的自我.即政治上可以应变乃至投机,但有其学理取向上的底线;两者冲突时,学人多回归学理上的价值取向.这对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前后的政治格局变迁及社会舆论趋向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7.
日本于17世纪30年代构筑起自己的华夷秩序——大君外交体制,日本型华夷秩序以与中国华夷秩序相对抗为特点.实际上,日本型华夷秩序是否真正存在,至今仍无定论.分析江户时期日本的对外意识变化和华夷秩序观,可以说明,日本的华夷意识和华夷秩序观是存在的,但不能称之为“华夷秩序”,称之为“日本型华夷秩序观”会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28.
入幕是唐代重要的文学现象,而剑南西川幕府之盛冠于当时.其中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宏观言之,是剑南西川在唐代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方镇大员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个体角度言之,是入幕文人因功名之念对府主的选择以及幕府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最后结论:方镇之重、府主之尊、蜀幕物质条件优越和人际环境宽松等因素综合作用,造就了唐代西川幕府的兴盛局面.  相似文献   
29.
吕贤平 《国学学刊》2022,(2):79-91+139-140
清初士人游幕之风渐起,至乾隆朝已十分盛行,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士人难免裹挟其中,士习学风多受影响,命运遭际也由此呈现。吴敬梓生活于康雍乾三朝,对游幕士人多有体察,文士游幕在《儒林外史》中或隐或显,成为小说文本描写及主旨表达的重要方面。吴敬梓尤其聚焦中、小幕府及幕中寒士阶层,写出在功名富贵腐蚀下,寒士阶层变质,布衣精神消亡,八股以外士人亦堕落不堪,从而揭示出整个社会的衰乱与崩溃;吴敬梓对士人阶层不惟讽刺,也多有反思并企图改造与重建,其勇气与探索精神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30.
明治维新前统治日本的政权,乃是素有“密探政府”之称的德川幕府。当时,探子们活动在日本的各个角落,刺探人们哪怕是最私密的行为,使时人疑神疑鬼,相互提防,不仅破坏了正常的人际和谐关系,也阻碍了人性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