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45篇
理论方法论   103篇
综合类   752篇
社会学   2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康德对财产权和国家的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政治哲学中 ,对财产权的辩护是其核心的内容。在康德看来 ,财产权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完全得到满足 ,财产权和国家之间是一种互为条件的关系。本文对康德政治哲学的这一基本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发  相似文献   
102.
18世纪下半叶 ,当以感性论为依据的目的论伦理学正风靡莱茵河西岸的时候 ,年逾花甲的“哥尼斯贝格哲人”康德在其先验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义论伦理学。他说 :“人们是为了另外更高的理想而生存 ,理性所固有的使命就是实现这一理想 ,而不是幸福。这一理想作为最高条件 ,当然远在个人意图之上。”1他反对那种把个人幸福作为最高原则的伦理学说 ,认为使一个人成为幸福的人和使一个人成为善良的人决不是一回事。康德道德哲学的着力处就是如何使一个人成为善良的人。要使人成为一个道德人 ,就必须为道德找到一个纯粹的坚实的基础。正如康德所说 :…  相似文献   
103.
鲁绍臣 《学术界》2005,(3):189-194
纯粹自我意识在康德的知识论中,同物自体一样是终极的,并且构成了康德先验主义的基础。经验自我意识的提出是西方近代哲学克服经验主义阶段的标志之一,而康德的纯粹自我意识则克服了笛卡儿“自我”实体化和休谟怀疑论的缺陷,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辉煌时代,但正是纯粹自我意识的超验性和与非生活性,使其陷入了新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总结了作者在对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中的诸多经验和体会 ,通过英译本和中译本的对照比较揭示了现代汉语在翻译外语哲学文献上的优势 ,展望了现代汉语成为未来哲学发展的国际性语言的前景 ,向哲学界提出了“让哲学说汉语”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5.
士林君,近好: <新道德主义>收到多日了,也基本上看完.你平常发表的论文,我一般是不大看的,觉得那是你的心灵的火花.殊不知非也!相反,倒使我大为惊讶--原来,你除了搞鸿篇巨制之外,还在不断地"打思想战线的游击".  相似文献   
106.
孙亮 《学术研究》2022,(1):34-40
"现实抽象"这一概念经过漫长而复杂的流传过程,不仅成为西方左翼批判话语的"基础概念",也最能够体现其运思方式。从西美尔开始,经过索恩-雷特尔、阿多诺以及新马克思阅读学派,一直到洛茨等人,"现实抽象"实质上的理论任务要么是"再康德化马克思",要么是对康德的再马克思化。但是,基于康德的认识论结构,我们将看到,在此类"现实抽象"的理解中,是以黑格尔的方式对康德进行解读,这终究陷入了一种"俯视"的思维之中。当人们转而认真审理康德对认识前提与存在前提的区分时,从交换再深入到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方式则成为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要求,这将使得我们看到主体行动与客观结构契合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107.
孙宁 《学术月刊》2022,(2):27-35
不同于布兰顿的理性主义路线,塞拉斯和麦克道尔试图保留并重塑经验主义的遗产,即在抛弃直接“所予”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知识的经验基础。但塞拉斯和麦克道尔的经验主义是两个非常不同的理论方案,因为他们对经验基础的理解存在着关键分歧,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他们对康德的解读和对直观的理解上。塞拉斯认为直观必须和感觉印象明确区分开来,概念运作必须止步于直观,无法进一步向前延伸至感觉印象。而麦克道尔则认为,概念能力的自发性运作可以在直观中越过塞拉斯式的感觉印象,更远地延伸至世界本身。这些分歧不但隐含着匹兹堡学派内部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推进线索,还从根本上导致了“人在世界中”和“将世界纳入视野”这两幅极为不同的经验主义图景。  相似文献   
108.
形而上学(Metaphysik)向来就是一种超越(Transzendenz)的追问,Transzendenz(超越或超越性)在西方哲学中通常是指“独立于被创造之秩序”,它具有独立自主性和逻辑必然性.而不同的哲学家对超越(Transzendenz)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也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超越)哲学思想,其中大致可以归为本质的(Essentia)超越与实存的(Existentia)超越两大类.海德格尔认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为了揭示和阐明超越,本文力图结合海德格尔对于康德先验想象力的批判性解读来讨论两类超越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从中找出-种本源性的超越思想以及对于Transzendental在二者各自的思想境域中的翻译作出区分与说明.  相似文献   
109.
许海 《阴山学刊》2003,16(1):17-21
莱布尼茨是影响康德的最重要的人物 ,康德哲学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莱布尼茨的影子。这可以通过分析康德的早期思想《纯粹理性批判》和康德哲学的整个体系得此结论。当然 ,康德与休谟、牛顿、卢梭、马克思等人都有思想联系。  相似文献   
110.
如何建立一门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想性政治哲学的现实性政治哲学,是一些学者近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从哲学基础理论层面入手,才能够解决现实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可能性问题。南开大学哲学系的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国内哲学界对于马克思哲学的阐释基本上还停滞于青年卢卡奇的黑格尔主义传统之中,至多再加上一些海德格尔式的点缀,而这不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流声音。正是这种黑格尔式的基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绝对唯心主义之前提的理论思路,将理想性与现实性轻易地连接在一起,造成思想的"短路",妨碍着理论对现实生活的关切。20世纪中期以来,阿多尔诺、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的理论活动其实都是试图走出这一理论思路的重大努力。中国哲学界现在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理论困境,而要走出这一理论困境,就须另觅出路,即思考一种对于马克思哲学作根本上不同于黑格尔式阐释的可能性。本刊约请南开大学哲学系的几位教师撰写一组文章,主旨就是想通过对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黑格尔主义传统从不同方面的批判,来探讨一种超越黑格尔主义阐释方式的可能性。其中,王南湜的文章《卢卡奇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传统》主要分析卢卡奇哲学及黑格尔主义传统的起源、意义、理论上的缺陷等;谢永康的文章《从"自在之物"到"非同一物"——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中的有限性要素》从阿多尔诺的"非概念物"概念入手,在"物自体"问题上对黑格尔主义传统展开批判;王时中的文章《"思维"与"现实"的理论界划及其实践取向——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主要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非常规解读入手,讨论一种不同于黑格尔主义的阐释马克思的可能性与意义;许恒兵的文章《论西美尔的历史规律观及其对理解马克思历史观的意义》则是基于对新康德主义者西美尔的历史观的考察,来探讨一种非黑格尔主义的对于马克思历史观的阐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