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45篇
理论方法论   103篇
综合类   752篇
社会学   2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康德的实践哲学中,自然法则作为道德(自由)法则的范型,具有三个重要含义,既揭示了道德法则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也表明两者在作用对象上的类似性,同时也暗示了道德法则在应用到行为上时应考虑到自然法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中国自近代以来,始终存在着一个试图向社会独立发言的自由主义文化群体,它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认为,虽然20世纪中国美学体现出多元发展、不断调整的态势,但由于美与自由问题的本质联系,自由主义美学精神就必然构成了这一进程的主干。以康德美学为理论起点,以价值中立原则介入审美实践,以理想主义重建审美乌托邦,是自由主义美学在本世纪表现出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4.
康德提出我们具有一类被称为“视之为真”的心理状态,其中包括主体对于判断的三个阶段的态度,即意见、相信和知道。康德说明他如此分类的理由是这些态度在主观和客观上的根据是否充分,然而康德事实上谈及三种意义的主观根据和两种意义的客观根据,并且三阶段的划分是依据认知现象性所作出的。一些研究者将视之为真划归“接受”这类命题态度,从而区别于当代的信念概念,这可能是一个误导性的观点,同时也会丢失康德主张中有益于当代信念论的内容,这些内容至少包括信念的实践性目标、信念的间接意志主义等。  相似文献   
85.
在斯皮瓦克最新的著作中,她将自己的批评视角转向了90年代的全球化、后殖民和跨文化研究。相应于已成为制度的规范化知识结构,她的批评可分成四部分:哲学(对康德、黑格尔以及马克思的阅读);文学(重读吉普林、雪莱、柯依茨[Coetzee]、以及其他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86.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确立了人的行为应当的“绝对命令”,并勾划了人类走向至善的基本途径。康德的研究成果,具有现实意义:实践是理性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是以道德律为前提的;实践理性的目标,是达到至善境界;重视道德教育。有两点值得商榷: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过分地突出“形式”的地位和理论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7.
针对康德提出的现象的可能性条件,也就是四组知性范畴,马里翁描述了四种典型的充溢现象:事件,不可预测的;偶像,无法承受的;肉,绝对的,摆脱一切经验类比的;圣像,不可注视的.它们所代表的充溢现象的四个特征,逐个颠覆了康德的知性范畴,也超越了胡塞尔的视域和建构性的"我".现象学因此实现了从展示到自身显现的转变,真正坚持了现象的自身显现相对于主体知觉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88.
为了沟通自然和自由的鸿沟,使至善在自然中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康德凸显了人的情感的作用,并把《纯粹理性批判》中理性对知性的系统统一性原则赋予了反思判断力。在人的情感中,康德为合目的性的先天原则找到了来源,目的性原则在批判哲学中有了独特的位置。康德以艺术的概念连接审美判断和目的判断,解决了目的论运用于自然的合法性问题,从而说明:我们是以艺术的眼光看待自然,自然具有实现至善的可能性,其终极目的是至善,我们需要一个上帝。  相似文献   
89.
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是海德格尔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它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海德格尔的思想非常关键,然而这部著作由于糅合了康德和海德格尔两大哲学家的艰深思想而显得异常难懂。本文力图以康德通过对传统形式逻辑的批判而突出时间对于真理的逻辑——先验逻辑的重要性,以及海德格尔通过对康德先验哲学深入解读而将先验逻辑的优先地位还原给了时间性(或超越性、此在)为线索来理解海德格尔的《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  相似文献   
90.
康德启蒙的延宕不仅因为启蒙自身的复杂性,其根源在于作为印刷时代的意识形态,它具有视觉性局限、世俗性悖论和技术性困难。通过对麦克卢汉所述电子时代文化的听觉性、神圣性和技艺性的分析,它们或可成为电子时代启蒙的希望。这样,媒介学家麦克卢汉将进入启蒙问题,实现对康德启蒙的麦克卢汉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