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章林 《社会福利》2005,(12):44-45
建国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行政救助的法律体系,但我国目前的行政救助状况仍是不容乐观的。蓬勃兴起的公民社会在行政救助中具有巨大作用,公民社会不仅为立法机关制定行政救助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了意见和建议,而且督促政府不断加大行  相似文献   
62.
笨鸡的孵化     
建国以来,我县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笨鸡和笨鸡蛋更是供不应求,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已火炕孵化笨鸡的方法介绍如下:一、孵化室及孵化设备(1)孵化室选用朝南保温良好的房舍,两侧为火炕,中留通道,火炕上方设有一二层摊床,室内可修建一二个火炕,为使室温稳定,一般设在套间内,门要挂棉帘,这样可以保温。  相似文献   
63.
田心铭 《中华魂》2014,(15):15-20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30多年来经受住了社会实践的检验。尤其是由《决议》论定的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对新时期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数十年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决议》已经成为一些企图否定党的历史、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人不可逾越的屏障。邓小平最早提出写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且主持了《决议》的起草工作。《邓小平文选》中《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一文,收入了从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关于决议的九次谈话的节录。除这九次外,《邓小平年谱(1975—1992)》记录的这期间邓小平关于《决议》的谈话,还有多次(如1980年6月9日、8月10日,1981年3月7日、3月9日)。此外,邓小平这一时期还多次在其他场合谈到如何认识党的历史、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实践证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制定这个高举起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决议》,是他的一项伟大历史功绩,对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深入学习、认真研究邓小平主持制定《决议》的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6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历代中央领导人能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历史实践中因时而进、逐层深入地把握生态文明发展规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时期的生产优先的生态地位、运动号召的政治方法、独立探索的对外维度、专项治理的程度范围,到发展改革开放早期邓小平等领导人时期产业结合的生态地位、建章立制的政治手段、开放借鉴的对外领域、工程建设的治理程度,再发展到新时代前后习近平时期的生态优先的历史地位、严格法治的法律手段、全球治理的对外共治、系统恢复的全面建设。这一有序递进的转变历程也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启示,当前只有完善生态文明立法,推进环境保护执法,加快形成其内生动力机制的绿色发展方式,让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生态行为,才能进一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稳中向好的成效稳固。  相似文献   
65.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历史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领导权建设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领导权建设阶段.研究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历程得出的启示是:建构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使命;确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核心内容;教育和自觉相结合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主要途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形势下,获取最广泛民众的精神认同,进一步捍卫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6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最主流的价值趋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从实践层面出发,在党的领导下,建国以来我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否定传统价值观念寻找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开放式的选择适合当代中国,特别是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价值观念的过程;第三个阶段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逐步形成;第四个阶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普及与践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67.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制度的创新,以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为核心,走过了一条具有鲜明特点的制度变迁路径:土地所有权、经营权都归农民———土地所有权归农民、经营权归集体———土地所有权、经营权都归集体———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农民。我们可以看到,历次土地制度的变迁既是对前一次土地制度的继承,又是对它的否定。5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制度发展所形成的某些特质,提供了强化现存农村制度的惯性,决定了我国当前农村制度改革具有“双轨制特点”,不可能一步到位。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之初,尽管我国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农村改革方案,但却不自觉的选择了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这就为今后农村制度的变迁规定了方向,即今后中国农村制度只能朝着越来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8.
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建工作一直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建国以来,高校党建史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大历史时期。第一大历史时期可分为良好的开端和曲折反复的历程两个历史阶段;第二大历史时期可分为在恢复和挑战中发展、在改革和健全中深化和不断提升科学化水平三个历史阶段。总结建国六十多年来高校党建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对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体现在多方面,包括根据国情的变化,适当调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目标和内容以及对农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等。本文笔者就针对建国以来中共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