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进行了数次机构改革,但历次机构改革始终没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原因何在?如何突破?我个人认为:机构改革要突破“精简—膨胀”的循环的怪圈,必须从人口抓起。  相似文献   
72.
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讨,惯常的思路是将之仅限定于经济领域,从而在经济与政治领域之间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出现失衡,制约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政府与市场关系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将政府与市场关系纳入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双重视野中予以考察。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演变本身也说明,单一的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都不能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二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现实,不断调整彼此的作用强度,找寻彼此良性替代的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73.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全面繁荣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保障。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征。为展现建国以来中国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历程,本文拟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区域经济发展演进的特征、区域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建国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目标由单一物质层面的工业化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不断拓展,发展战略步骤由“两步走”“三步走”再到“新三步走”日益细化,发展动力从“矛盾动力观”“改革动力观”“创新动力观”升华到“和谐动力观”,发展重心实现了由以“物”为本的客体到“以人为本”的主体的转变,它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日趋深刻,对时代潮流的把握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5.
人口增长“零记录”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从江县,有一个侗族的自然村落叫占里。它隐身于海拔380米的都柳江沿岸四寨河口北上的山谷间,距从江县城仅20公里,土地面积大约为16平方公里。然而就是如此区区弹丸之地却创造了建国以来两项令世人惊叹的零记录: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乎为零,二是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可堪称是一大奇迹。翻开贵州从江县档案局所藏的关于占里户口的资料,我们看见自从建国以来有人口记载文献的1952年开始截至200O年,整整48年里,占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几近为零。资料显示,1952年,侗寨占里有168户人家,人口总数为729人。20…  相似文献   
76.
建国以来的中国,每一次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革,总是与党的代表大会紧密相连,而中国经济发展中每跨出的重要一步,又总是能够在一个个“五年计划”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7.
(一) 谁都不能否认,建国以来我国在教育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与解放前不能相比。只要列出一个简单的数字,便有一个轮廓印象:解放前全国只有约500万中专以上的知识分子,而现在经过“文革”十年停滞,在“文革”前后约有3000万人,经过改革开放,前数年毛估一下大约最低限度又增长了一倍。再加近几年的增长,全国中专以上知识分子,总有7000万人之谱;大约比解放前增长14倍。但谁也不能否认,至今全国中专以上的知识分子即使达到现在这样的规模,在13亿人口中的比例也不过1/19,距全国人民知识化还相差很远;我国的教育总体水平,仍然大大落后于上等、中等发达国家很远,比有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差距。这是由于二战以后半个多世纪,国际社会经济文化变化发展的步伐之快,历史任何时代与之无法相比;  相似文献   
78.
建国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由文革前17年的“国家中心主义”、“集体中心主义”的外部关照转向90年代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健康心理的完型构建,从科学理性思维至上的工具性写作转向人文的诗性作文,再转向新世纪多元文化的理性审视。文体受限转向文体的淡化与开放。  相似文献   
79.
艺术廊苑     
《船山学刊》2005,(2):F003-F003
<正> 唐翼明 湖南省衡阳市人,1942年生。1960年唐翼明高中毕业;1978年10月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统研究生班,并于1981年3月提前毕业,成为我国建国以来的首位硕士;同年赴美,次年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为著名海外华人学者夏志清先生治学,1985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获博士学住。 著作有《古典今论》、《魏晋清谈》、《大陆“新现实小说”》、《现代文学》、《魏晋玄学与文学》等。其中《魏晋清谈》最见功力,是中外各种文字中,独立而全面地研究魏晋清谈的第一本专著。海外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耶鲁大学教授)称许它“填补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空白点”,王葆弦先生(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称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唐翼明教授还是著名书法家,曾先后在武汉、台北、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部分作品为武汉黄鹤楼收藏。  相似文献   
80.
《社会福利》2008,(12):6-6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内外社会各界展开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会捐助行动,全年慈善捐助接近1000亿元,有力支援了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实施。为表彰慈善英模、褒扬慈心善举、总结慈善经验、共谋慈善事业发展大计,民政部于2008年12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中华慈善大会。大会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