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19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十七年(1949-1966,简称建国“十七年”)是一个新生的现代民族国家力求在国际社会上赢得认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国家机构主动对外翻译中国文学的开创时期.由作为国家对外宣传机构的外文出版社组织翻译了一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意图藉此对外再现作为新中国之遗产的古典文学形象,为新生的民族国家提供历史合法性.翻译古典文学作品由此成为重构或者“发明”新中国“传统”的手段.  相似文献   
62.
神话与历史并非相互对立,而是不断互补转化。韩国不同朝代对于民族起源的追溯、对于民族共祖的解释、对于王朝合法性的论证以及对历史的书写模式中都贯穿着共同的神话模式,而对同一神话的解释又各有不同。分化与回归不断重演的过程正是神话历史生成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3.
郑奇伟 《决策探索》2007,(12):30-31
建国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输送了大批各行业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64.
建国前夕中共和美国都有双方建交的愿望,进行了试探性的外交接触,经历了微妙的转折,但最终由于双方意识形态的差异,而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65.
本文简要梳理了建国后十七年的史学思潮,并对有关的教训进行总结。认为,建国后十七年有两种史学思潮,一种是历史主义史学思潮,一种是教条主义史学思潮,两者相互斗争。前者在十七年的大多数年份居于主导地位,但在“文革”前夕受到了批判,后者则占据了支配地位。历史主义思潮之受到压制,与自身理论的不彻底性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极“左”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66.
胆莫过大     
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已风靡了半个多世纪.我想.大家之所以喜爱它.除了乐曲动听.最主要的是歌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国格和华夏子孙的不屈人格!。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抢”这掷地有声的歌词.是华夏民族由屈辱走向豪迈.由弱小迈向强大的真实写照。建国后,  相似文献   
67.
撰写公文,特别是像起草 (以下简称<决议> )这类内容浩繁的公文,基本要求是什么?必须坚持哪几条原则?为什么?如何才能把握好 ?邓小平同志在<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并且为我们做出了如何具体运用好这些公文处理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典范.  相似文献   
68.
建国以来中苏教育关系的研究是我国对外教育交流史的一个薄弱环节.最近20多年,研究者对中苏教育交流的途径、交流影响及反思角度对建国初期的苏联教育专家、留苏学生、院系调整、苏联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都做了研究,并形成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成果.但从宏观层面来看,目前关于中苏教育关系方面的综合学术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69.
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国强  王博泉 《职业时空》2008,4(9):108-109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最早可追溯黄埔军校时期的政治工作制度,距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建国以后这一制度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实行。八十年后的今天,虽然社会环境已发生了重大改变,但从现实状况来看,辅导员在高校中仍占有特殊的地位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0.
针对有些学者所持的应对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重新定位,并将其视为国共两党共同纲领的观,大,本文从分析《抗战建国纲领》的相对进步性和成因入手,进而比较了其与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异同,指出《抗战建国纲领》是具有鲜明二重性的纲领,具备逆向发展的可能,它在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过程中的作用有限,甚至未能规范国民党自身的政治行为。因此,不能将其视为国共两党的共同纲领,亦不能给予过高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