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飞祠庙在历史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更是遍及全国各地。考察巴蜀幸存的张飞祠庙,其起源、演变各有特点。"蜀所在有侯庙"是历代统治者大力推崇的结果,而民间对张飞的崇拜是加速其祠庙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怎么这么黑?赛过猛张飞。用“面色漆黑”来形容我们对黑陶的一般认识也许比较合适,它就像是《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一样,面容黢黑。诚然,从“一白遮百丑”“色彩斑斓”的大众审美标准来看,黑陶显得颜值不高。  相似文献   
13.
张飞原本是蜀汉集团中一位睿智神勇的大将,唐宋以来逐渐被神化成赐福免灾的一方神灵.被儒化成允文允武的一代儒将,这一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民问传说、民间祭祀、民间信仰、民间崇尚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我当老师     
之前,我一直觉得当一个老师很舒服,可以随意布置作业,批改起来也顺手,只不过辛苦点。可是我们做学生的写作业也累呀。今天,英语老师叫我帮她改作业,我觉得那可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兴冲冲领来了作业,拿出红笔,就从最上面开始吧。我抽  相似文献   
15.
元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烈,散曲来自社会底层,既歌颂诸葛亮的功业,渴望诸葛亮式的抗元英雄出现,又感到前途无望,充满宿命、虚无,世事皆空的观点.元杂剧则传颂了关羽、张飞与诸葛亮等"失败了的"英雄人物的悲剧,反映了"关公崇拜"与"诸葛亮崇拜"现象,推动了戏剧艺术形式的成熟.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按照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和审美观塑造的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全新形象.罗贯中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努力:赋予张飞一个接近市民的出身;充分突出张飞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道德品格;大力凸显张飞"鲁莽"的性格特色;一再渲染张飞真诚坦率,心直口快的个性;不时表现张飞的粗中有细;让张飞的语言带上较强的市井色彩.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为后人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在他传世的诗文中,保存有关于成都武侯祠的珍贵史料。本文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一、关于成都武侯祠的见闻;二、与成都武侯祠相关的见闻;三、关于诸葛亮的评论;四、关于其他三国人物的评论。  相似文献   
18.
谭锦波 《源流》2011,(9):42
今年13岁的张飞凤,是广东恩平市君堂镇黎塘村委会南兴村人。在这个本应充满童真与快乐、仍然可以躲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她却已经历了太多的不幸——不到一岁,父母就相继遗  相似文献   
19.
姜诚 《理论界》2013,(7):126-128
《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是我国小说史乃至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小说是作者罗贯中根据史书《三国志》所载史料加工而成的。史书《三国志》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张飞这一人物突出的性格特点都有描述,通过简要对比分析《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两个文本,发现作者罗贯中在塑造张飞这一人物形象时,既有依据史书,反映历史真实的一面,又有通过艺术虚构和想象,反映艺术真实的一面。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飞性格和命运结局之间有一定因果关系,揭示了作者罗贯中通过对《三国志》中的史实进行艺术加工,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最近由高希希导演执导的<新三国>在荧幕网络再一次掀起三国热, 观众争论褒贬不一.且不论其影视创作如何,"三国"故事的回归对笔者倒有不少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