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1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68篇
管理学   943篇
劳动科学   46篇
民族学   218篇
人才学   177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716篇
理论方法论   338篇
综合类   4570篇
社会学   938篇
统计学   7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670篇
  2013年   541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624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张承志在开始小说创作之初就确立了“为人民”的原则,他的小说世界中有着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蒙古草原文化、天山文化枢纽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由此确立了个人创作上的风格。但在1983年之前,他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基本的主题,即在描写个人角色的转变中重塑一种价值和经验形式,这多少也折射出了作家本人曾经经历过的人生阶段。  相似文献   
12.
汉代画像石 (砖 )有大量的表现汉代妇女生活的画像 ,主要有神话传说中的妇女形象、贵族妇女形象、劳动妇女形象、历史故事中的妇女形象、侍女形象、乐舞百戏中的艺伎形象六种类型 ,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妇女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广告修辞新奇巧妙 ,独出心裁 ,凝聚了广告作者的丰富而非凡的想像力 ;广告语篇中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修辞格不但使广告语言生动活泼 ,言简意赅 ,或节奏感强 ,很有力量 ,而且深刻地描绘或强调广告商品或服务的特征、特性与功能 ,有助于创造其美好形象 ,促进广告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4.
从年画形象与艺术特色看民俗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项民俗事项 ,与民俗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年画形象与艺术特色上可看出民众生活观、心理观及审美观  相似文献   
15.
阿Q形象不仅艺术地再现了中国辛亥革命时期贫穷落后、麻木不仁又缺乏起码觉悟意识民众的典型共性 ,而且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探索和思考。阿Q形象是超时代的、永恒的现实主义文学典型  相似文献   
16.
法国 1 8世纪画家格瑞兹的油画作品《破壶》中的少女形象画得十分可爱。此画参展时引起强烈的轰动。观赏此作品 ,注重分析了美的形象的极大感染力以及美的形象对艺术作品产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童年意象的运用是王安忆小说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成长中的儿童"是王安忆小说中特有的形象.以儿童形象为象征载体进行文化批判是对童年意象的出色运用.儿童视角的发掘使王安忆的小说取得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也使细节化呈现文本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文本的精神内涵完美地结合起来.儿童视角的运用还让作家能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世界,保持了独立、警醒的创作立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围绕美术形象瞬间性与永恒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了美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及其相关审美属性。探讨了美术创作中如何自觉运用艺术辩证法,更好地去创造符合美术自身审美规律的美术形象,并论述了认识掌握这些审美规律对于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师形象素质以及言谈举止、渊博的知识内涵、良好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学习,人生目标的确立,健康成长有着直接影响,一个教师良好的素质形象不仅增添课堂效果,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消化能力,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的创作中曾出现过许多孤儿的形象,这些形象在王安忆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具有多重象征意义.他们是王安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隐喻.王安忆笔下的孤儿形象还带有鲜明的现代特征,这主要表现为她用一系列孤儿的形象反映了现代人的孤独和迷惘的情绪,反映了现代人在多重价值观选择面前困惑和无所适从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