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52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01.
二00五年三月份以来先后召开了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年会和促进会所属工商业联合工作委员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还有几个分会集会,人才济济,热气腾腾。促进会年会上会长陶人观作了工作报告,修改了章程,增选了理事和副会长。安徽省专家学者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赵衡蘧专程到会祝贺,赠送画屏,并讲话。现综合整理老会长叶尚志在几次会上的讲话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2.
晋商和徽商相继兴起于明代中叶,两者虽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但其伦理内核均体现了"仁义"之道;虽然"商"与"儒"的角色定位侧重点各异,但其伦理本质都体现了儒家的义利观;晋商与徽商的伦理方式稍有出入,但其商业经营谋略与儒家的治人、治世、治国之道达到了高度统一;同时晋商与徽商由盛而衰也引起了人们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03.
一、古“徽商”与新“浙商”的区别及共同点 “徽商”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活动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清时代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传遍天下。在明嘉靖以降至清末民初,渐趋衰落。  相似文献   
104.
首先简略了解一下徽州和扬州两地的地理位置等情况。 徽州在安徽南部,与浙、赣两省交界,周围群山环抱,徽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有着长期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区域。早在秦统一之前,这里已设建制,从“三天子都”、“蛮夷之地”,春秋属吴越,战国时属楚,秦置歙、黟二县。设新都郡、新安郡。由于地域的地理条件,开始形成徽州这个独特区域的风格。至唐大历年间(公元八世纪七十年代)改设歙州,歙、绩、休、黟、祁、婺六县。  相似文献   
105.
团市委寄语:青年企业家风采录从2007年6月份至12月份,共刊出了7位青年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们企业从无到有,由小渐大的发展道路,从这些青年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现代的微州商人不仅秉乘了昔日吃苦耐劳,温文尔雅的传统,而且更具开拓创新、永争先锋的精神。2008年,我们还将继续为大家介绍一批青年企业家,以此激励更多的青年人创业,为黄山市实现“一强三大”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6.
歙县瞻淇村,是一块极具保护价值的末开发的大型徽州古村落,在这里我看见老虎巷的九世同堂、资政第,看见一幢幢明清民居、祠堂、小巷、徽杭茶马古道。看见如此原汁原味的徽州古村落,我仿佛置身在百年前的徽商故里。难怪村长说当年故宫博物院的一位80多岁的老院长看见瞻淇的古民居赞不绝口,东南大学的教授在这里考察、写生一住就是6个月。  相似文献   
107.
略论明清晋徽商人才选拔制度与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商帮是中国明清时期驰骋商界的两大商业群体,它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其人才选拔制度密切相关,同时,不同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是两大商帮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文章运用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对明清时期晋徽商人才选拔制度与绩效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二者不同制度选择的原因,及其对商帮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109.
许志伟 《民族论坛》2006,(11):16-19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首安徽绩溪的民谣折射出了徽商们的艰辛背景。这个以“徽骆驼”自嘲的大商帮曾创造了“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无徽不成商”的商业神话,叱咤中国经济舞台二百余年。他们的发迹和中兴、他们的奋斗履痕,还有那片曾孕育了“红顶商人”胡雪岩、国学巨匠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等一代巨贾、名儒的微州大地,无不激发着我们强烈的好奇。他们曾经富可敌国,据考证,早在明代万历年问,微商的资本总量就已有3000万两白银,到了清中叶,更是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8000万两,几乎等同于那时天子乾隆帝的“年收入”。他们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财富英雄。  相似文献   
110.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改变,昔日称雄商界的徽商因未能随时代的转型而转型,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的冲击下走上了末途.与之相反,粤商、江浙商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迅速转型,从而一直活跃到近现代.徽商在经营行业上与封建政治势力联系紧密,在思想观念上热衷儒业,迷恋官途,经营利润流向非生产性领域等,这些都阻碍了他们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