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0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718篇
劳动科学   36篇
民族学   116篇
人才学   184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219篇
理论方法论   255篇
综合类   3523篇
社会学   674篇
统计学   9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作家的“俄苏体验”作为现代革命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丰富了左翼文艺界的革命想象、异域感受;反衬了民众的生存境遇;影响了左翼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促使1928年中国文坛发生了“革命文学论争”;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创作与理论建设。这就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他们是都市丛林里匆匆游走的一群;他们不甘现状,勇于放弃,勇于挑战,对人要求过高;他们的目光顾盼流离……他们爱跳槽当然没有错,问题是,当他们的跳来跳去直接影响到我们时,我们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43.
文人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长期的发展 ,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并对中国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文人音乐的审美体验出发 ,对文人音乐的审美特点试做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44.
婚姻三境界     
婚姻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她)的背景结婚。 处在第一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稳固;处在第二重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较  相似文献   
45.
网络原创文学不大气和网络写手生存的文化背景有关,其原因有写手过于贴近生活、缺乏必要的反刍过程和写手缺乏刻骨铭心的痛苦的生存体验,以及受书写工具的制约等.  相似文献   
46.
一好朋友有句口头禅:我最恨别人骗我。在她的威慑下,我一句谎也不敢撒,哪怕是芝麻大的事,只要是能对她说的,我都如实地向她汇报,丝毫不敢添油加醋,深怕她在盛怒之下做出什么违法的事,就因为我这么谨小慎微.所以至今我们还是好朋友,只是不知道如果哪一天我不小心说了谎.她会怎样对待我。  相似文献   
47.
自我在帝国语境中的情感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在本文中指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在殖民的过程中饱受了情感上的压抑和泯灭。从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到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中的人物在殖民化的过程中就体验到了这种情感的压抑和泯灭以及殖民地人民被迫失音等情况。这些情感体验和情感历程从帝国建构的一开始就为双方在心灵上创造了不可弥补的创伤。而这些情感的创伤也恰恰是建构帝国政治版图和文本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48.
灵感与高峰体验是紧密联系的,高峰体验可以把人带入一种澄明空灵的虚静状态。"虚静"与佛教的"参禅"相似,可澄清致远,从心底抒写。高峰体验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它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可发生。要善于抓住,否则一闪即逝。  相似文献   
49.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与心育能力显得日益重要。针对目前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发现的一些教师容易出现的心理缺失状态,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学视野中教师的心育能力,以更好地发挥教与学的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0.
死亡体验是人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最后感性把握.作者认为一、死亡体验的理性前提是一种包含对生存真谛和宇宙奥秘深刻理解的体验;二、死亡体验作为主体对生命最高最后阶段的亲身感受,具有主体性、情感性、超越性等基本特征;三、死亡体验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不仅能调动主体从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去体验生命最后阶段的意义与价值,而且能帮助主体以审美态度对待死亡进入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