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462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161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608篇
理论方法论   217篇
综合类   2384篇
社会学   1095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上的获得感目前已成为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体育院校,无论是校园环境、育人体系还是学生的精神面貌、性格习惯都有其特点,以体育院校学生为特定研究群体,紧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中心问题,从现实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困惑出发,分析影响体育院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原因,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来探索可行性路径,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入脑入心,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功能,为体育生的成长引路导航。  相似文献   
72.
采用《获得感问卷》对海南243名黎族人民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黎族人民获得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海南黎族人民的总体获得感处于偏上水平;在性别、居住地性质上未呈显著差异;获得感总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保障、公平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获得感在年龄上呈显著差异;生理需要与社会保障获得感在所属地区上呈显著差异;生理需要和公平需要获得感在文化程度上呈显著差异。基于调查本文认为在自贸港建设进程中需从提高人民经济收入、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公平等路径入手全面提升黎族人民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73.
李明晨 《理论界》2020,(4):66-72
快乐是西方伦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快乐主义主张快乐是至善,反快乐主义者提出快乐是恶,折中主义者认为即使快乐不是恶,也不会是至善。亚里士多德深入地讨论了快乐,提出了"快乐是自然品质的现实活动"的快乐观。他以德性活动来观快乐,把快乐发展为德性现实活动的天生伴随物。以此为理论基石,从快乐与幸福,德性与幸福的关系上,就可以自然得出快乐也是幸福的伴随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74.
75.
76.
通过应用SC L-90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来自江西与安徽的450名高复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高复生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且存在性别差异;高复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常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SCL总分和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七个因子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与其余因子呈弱相关;消极应对与SCL总分和其它九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由此可知高复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高复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77.
为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园长保教领导力的关系,对X省6市共784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教师自我效能信念水平最低;幼儿园教师对园长保教领导力有着较高水平的感知,园长保教领导力水平越高,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越强;园长保教价值领导力与组织领导力能显著正向预测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应多主体协同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信念,聚焦提升园长保教价值领导力和关注发展园长保教组织领导力,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8.
从中国远古神话产生起,中国文学中就流贯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儒家学说中得以发扬光大并在现代文学中演变为“感时忧国”精神。十七年文学中忧患意识并没有断流而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十七年小说对古老中国民众所遭受的重重苦难继续作了一定程度的书写与表达;二是十七年作家在以文学作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上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三是十七年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仍保持某种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79.
80.
仪式的意识形态功能是学界包括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在内的共同关注话题。国内外学界从仪式的意识形态研究和意识形态的仪式研究两种路径对仪式的意识形态功能进行了探讨,形成了神话—仪式学派、社会功能学派、象征文化学派等。仪式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在探索与争鸣中呈现为多维的共建。但是在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也要注意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问题上的话语滞后和该问题研究的系统性缺失等问题。因此,仪式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仍需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系统化,寻求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