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6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管理学   1752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157篇
人才学   563篇
人口学   55篇
丛书文集   3126篇
理论方法论   698篇
综合类   7436篇
社会学   1228篇
统计学   18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772篇
  2013年   697篇
  2012年   822篇
  2011年   956篇
  2010年   865篇
  2009年   1043篇
  2008年   1262篇
  2007年   884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761篇
  2004年   756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606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41.
l、理论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的信息加工过程,而信息加工的过程有三类:问题解决、模式识别和学习。这三类过程既相互区别又彼此渗透联系。2、障碍分析  相似文献   
142.
汶川大地震灾难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影响。灾后重建的最大挑战是治理,不是技术。这个治理不是单纯的政府管理,应该包括企业、社区、受灾群众和非政府组织等民间力量的参与。因此,这需  相似文献   
143.
我们知道,怕写作文,缺少创作的冲动,这几乎是每一个学生都曾有过或正存在的问题。学生认为自己缺少才情,因而笔下枯涩;老师们则认为是学生缺少了耐心的观察和积累,因而无从下笔。这应该说学生说出了实情,老师也挖出了根源。  相似文献   
144.
20世纪后期,北美教育领域出现了强调思维能力和气质,克服低层次、复制性学习弊端的“批判性思维运动”。几乎同时,一股逻辑学的“新浪潮”———“非形式逻辑运动”在高校兴起,结果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气质的培养成为高校非形式逻辑教育的目标,而非形式逻辑教学成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气质培养的主要途径。二者的互动,给高校逻辑教学带来新气象。  相似文献   
145.
张进明 《职业时空》2008,4(5):89-89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现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建设和培育高品位、高水平的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培养有文化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6.
杨岗 《职业时空》2008,4(10):58-58
管理心理学思维是指管理心理学学科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管理心理学也同任何其他学科一样,是人类长时期关于管理心理学问题的思维活动的表现、积累和描述,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方式。作为一种学科,表现为该门学科的研究者、学习者、应用者的思维。随着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和普及,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这一学科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7.
刘策  边勇 《理论界》2007,(6):225-226
中国古典诗人出色地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以实情虚写,反笔见正,逆向设喻,乐景写哀,反客为主等手法,塑造出许多新的形象,创造出一些全新的意境,使得诗歌别具魅力。  相似文献   
148.
~~巧解纠纷出险招@刘学柱  相似文献   
149.
论感觉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觉问题历来成为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然而 ,过去对感觉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觉的含义、感觉的性质、感觉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上 ,而对感觉的形成机制问题关注甚少 ,或限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 ,只是对这一问题作些一般性的描述 ,而缺少具体的阐述和论证。实际上 ,感觉的形成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感觉的产生、形成 ,既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结果 ,也是主体的生理机制、思维机制、社会机制共同作用 ,能动地感知客体的结果。全面、深入地认识感觉的形成机制 ,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感觉理论 ,进而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0.
伊斯兰教历史上,赛莱菲耶思潮最早是在阿拔斯王朝时期掀起的.公元13世纪,伊本·泰米叶及其弟子伊本·嘎伊姆成为这一思潮的旗手.赛莱菲耶思潮反对凯拉姆学所展开的教义学争辩,呼吁回归原生态伊斯兰和<古兰经>,与此同时,伊本·泰米叶还率先对"创制之门关闭"说提出质疑,从而证明赛莱菲耶思潮所倡导的"循古"并不是教条和僵化的.尤其是伊本·嘎伊姆提出的注重"现实"和在此基础上的合理创制,更不无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