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57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182篇
管理学   2136篇
劳动科学   49篇
民族学   346篇
人才学   643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5852篇
理论方法论   1088篇
综合类   12729篇
社会学   1541篇
统计学   124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69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521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1323篇
  2013年   1145篇
  2012年   1396篇
  2011年   1635篇
  2010年   1467篇
  2009年   1650篇
  2008年   1906篇
  2007年   1447篇
  2006年   1308篇
  2005年   1278篇
  2004年   1195篇
  2003年   1128篇
  2002年   1011篇
  2001年   911篇
  2000年   681篇
  1999年   407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语境下,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挖掘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潜质,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与逻辑的体现.创造诠释说与创造教育说为其转化出“创造”性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由“德”化“新”立“创”,善养创造思维多元要素,化育人生最高义,揭示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化为现实“创造”人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民族观的核心主张是"各民族一律平等",并且为了真正做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及友好相处,在民族政策实施上着重强调"反对大汉族主义"。从历史效果来看,以这种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政策已经非常有效地根除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存在于民族间的矛盾与仇恨,并塑造了今天中国社会共有的、强烈的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创造性思维从哪些角度作用于幼儿美术教育,如何应用创造性思维探究幼儿美术教育新方式,怎么应用美术教育活动提升幼儿创造性思维等问题,通过辩证性论述创造性思维与美术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从教师角度、幼儿角度解剖创造性思维对美术教育的作用,并提出应用创造性思维提升美术教育活动的策略,促进幼儿美术教育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徐桂芬 《生存》2020,(12):0061-0061
当下,“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基本共识。那么,什么是数学语言呢?它包括算式、符号、还有学生的“画”。学生的画,可能帮助学生表达题目的本意,让学生的思考跃然纸上,让思维可见。它是学生从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庞丽 《领导科学》2020,(5):13-16
挂职干部容易因为"交差""度假""镀金""过客"等不良心理而人在心不在。立足行为视角分析不难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多数挂职干部角色融入受阻、重新开头迟缓、短期目标缺失、责任压力不足。"5分钟思维"所强调的最初"5分钟"的专注与投入对改变这种状况有所启示。具体而言,想要改变挂职不"挂心"的状态,则应以"短"定位、以"责"定性、以"效"定心、以"欲"定向。  相似文献   
16.
17.
18.
现代新儒家是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为接续儒家学说道统、回应西方文化挑战而产生的东方文化意识流派。其代表人物在科学与民主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浪潮下,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做出了独特而又深邃的诠释,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体用观”。这种“体用观”因其明显失衡而多遭非难,但亦因其丰富而瑰丽的人文思致而倍受学界瞩目。  相似文献   
19.
薛福成认为日本酷慕西法,中国当鉴之;日本骎骎相侵,中国当防之.中国防范日本需真自强、行外交和护朝鲜.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很多。分析其中的主体因素 ,并从主观方面入手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