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15篇
社会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71.
论述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颇多,但专门探讨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的文章较少。本文在学习和研究儿童角色发展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72.
男人“休产假”与性别平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传统的性别角色和两性分工导致的不平等分担责任是妇女充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障碍,也使男性承担了过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男人“休产假”的法理基础在于男女平等分担家庭责任和建立男女两性平等伙伴关系。妇女争取权利平等需要男性的参与,国家应通过立法形式确保男子对其子女和家庭负责。男人“休产假”是促进性别平等和两性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利用2010年第三次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探讨了城乡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检验了各因素影响效力的城乡差异。性别角色意识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女性性别观念在不断现代化的同时,仍延续复归传统的趋势;影响城乡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差异的因素主要反映在夫妻相对收入比、生育子女数、女性年收入、母亲受教育4个变量上。而城镇化、市民化以及义务教育持续普及与巩固有助于缩小城乡女性的性别角色意识差异。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从外因、内因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女性成才的因素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结合当代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对青少年性别角色研究问题提供探讨。  相似文献   
76.
朱玥 《社会工作》2011,(1):57-59
药物滥用者之间存在着因性别角色的不同而具有的差异性.近年来,女性在这个群体中的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长期滥用药物,她们缺失了对自己的认可度,常常会陷入复吸、戒毒、再复吸的恶性循环中.  相似文献   
77.
双性化指个体同时具有男女两性心理特征,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已有的研究大多证明双性化在很多方面是积极的,是心理健康的一种理想模式。文章对双性化的理论、人格特征、影响因素、年龄特征、测量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双性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针对时下有关反性别刻板印象代言人广告效果的争论,基于消费者性别角色的视角,结合产品的性别特征,针对反性别刻板印象代言人广告对四种不同性别角色消费者的广告效果进行了探讨.实验研究的结果显示,反性别刻板印象代言人广告对不同性别角色消费者的效果截然不同,广告效果依赖于消费者与代言人性别角色而不是生理性别的相似性;同时,反女性刻板印象代言人广告对不同性别产品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而反男性刻板印象代言人广告的效果没有差异.此外,研究还对同一产品采用不同类型广告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女性产品采用反男性刻板印象代言人广告的效果最好,其它两种性别商品的广告效果对反性别刻板印象代言人的类型不敏感.  相似文献   
79.
改革开放的深化为女大学生提供了脱颖而出的良机。然而,伴随着就业领域和女大学生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带来的变化,部分女大学生在就业和性别角色冲突中产生了困惑。找出产生困惑的原因,使她们克服影响成才的外在阻力和内在障碍,将有助于女大学生面对机遇和挑战积极调整自我,实现自我人格价值的升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80.
隐性课程对小学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从教师队伍结构及教师期望、教材及课外读物的内容、校园的精神环境三方面入手分析了隐性课程对小学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优化小学教师队伍,改善教师观念;改革教材内容,淡化传统性别角色观念;重视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给儿童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