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7篇
丛书文集   367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701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是西方法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近代法哲学的最高成就。黑格尔认为,法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国家是伦理观念的现实,法则是自由意志的定在。黑格尔法哲学的本质在于高扬人的自由本性,批判封建专制,实际上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论证。  相似文献   
62.
陈丽平 《决策》2007,(12):32-33
针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相关学者立即作出回应,建议国家立法机关通过修改选举法的形式,将党的这一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学者还乐观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选举法"有望作出修改".  相似文献   
63.
本从社会心理学与神话原型批评视角,分析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羊的门》的家族神话和象征性隐喻。阐释本在结构上的家族神话原型模式,形象上由权力意志带来的心理角色置换以及终极价值指向上的悲剧性的反讽。  相似文献   
64.
莎士比亚在张扬善的同时,也揭示善的毁灭;在颂扬和表现人高贵的理性的过程中,也展示了一幅幅人性堕落、情欲泛滥的画面,具体体现为前期创作中的各种非道德化倾向和中后期创作中无所不在的恶。这种展示表明莎士比亚是个“善恶一体”的人性论者。人性中的恶来自于哪里呢?莎士比亚戏剧所体现出的,并非完全如唯物论者们所说是社会历史的原因导致了恶,他对恶的展示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揭露现实和批判社会。在他看来,恶源于人的自由意志。一方面,自由意志使人区别于禽兽而成为人,而另一方面,自由意志中的欲念又使人性中充满着各种罪恶。简言之,他认为恶是人性中固有的规定性。他的人性观体现了形而上的精神关注,是对人的有限性的辨证认识。  相似文献   
65.
虚无主义是尼采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学术界大多从消极的、单-的角度理解这一概念,实际上,虚无主义被尼采赋予了众多的复杂内涵:它既指旧价值本身的无价值,又指价值消解后意义的真空;它可指思想武器,又是思想目标.虚无主义是尼采观察世界的最深刻的心理背景.尼采以虚无主义作为批判武器,对欧洲传统价值 ——基督教、道德及其科学理性文明进行批判,对自己的核心观念——权力意志也进行批判.尼采哲学思想发轫于虚无主义,超越了虚无主义而最终不能摆脱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对尼采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尼采把虚无主义的病根归结为形而上学,并试图通过基于强力意志的"重估一切价值"和"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来克服形而上学和虚无主义。海德格尔认为,尼采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他不仅是一位规定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家,而且建构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即极端的主体性形而上学,所以,在尼采那里,虚无主义和形而上学不但没有被克服,反而得以完成。当然,关于尼采是否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7.
从《神曲》看但丁的宗教哲学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神曲》中,但丁精心描绘出一幅现世与来世的图画,用自由意志建构起一架由此岸通向彼岸的桥梁,用爱与信仰连接起一条从地狱攀登天堂的纽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哲学观——基督教人文主义。即在宗教意义的前提下,强调人的主体性与自由意志,寻求人的价值与尊严,探索通往人的美德与完善的道路,追求主体性应具有的个体人格和灵魂的高贵。  相似文献   
68.
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基础是他的"审美直观"理论,而其艺术思想是基于他的理性和审美直观学说之上的。在分析了叔本华"审美直观"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叔本华以"观审"说为基础的艺术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中的天才说,及其在西方艺术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70.
阿奎那认为,自由适用于发自理智和意志(即理性能力)的行为,阿奎那称其为人性行为。人性行为即伦理行为。人的伦理善之完成(道德实践)同时仰赖理智与意志两者的相互配合,而人的行动由潜能到实现的过程端赖自由意志的促动。追求伦理之善即追求人性的成全与自足。意志自由因包含“对已之爱”指向现世人生,又以终极之善为最终的超越指向,并遵循自然法或本性之律之规定,由此而在伦理之善的神圣与世俗间构架起通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