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3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3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放着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对话》、《大家》栏目的主持人不做了,曲向东带着一群成功人士上路,奔波在沙漠和极地。痛苦了几年,这个生意终于上了轨道。  相似文献   
52.
美国著名投资家约翰·坦普尔顿研究了大量案例后发现:那些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或者说成功人士与一般人士,他们的付出其实没有很大的差别,前者可能就比后者多了“一盎司”的努力。这就是著名的“一盎司定律”。  相似文献   
53.
《上海科学生活》2003,(7):93-93
西方的心理干预有悠久的传统,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譬如在美国,人们如果出现了心理问题,就会很自然地去求助心理专家:普通美国公民视接受一次心理咨询如同吃一顿麦当劳那样自然、简单,大多数美国人都把接受心理咨询看成是自信与富有的象征,而凡是中产阶级就都有自己的心理顾问。有人这样形容说:美国成功人士的臂膀是由两个人扶持的,  相似文献   
54.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是什么意义”,胡适先生一语道破生命的价值。极乐,大自在也——禅学中的最高境界。“大自在”寓意着人类自由自在,愉悦身心的最高境界。泥疗和矿泉疗法是古老养生方法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方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中东的以色列死海、美国的盐湖城已然把这种天人合一的养生术开发成一种回归大自然的健康产业。  相似文献   
55.
成功人士的家园 在上海举办的一个首映礼上,李连杰向媒体透露他入籍新加坡的原因:“我在美国住了很多年,后来在国内也住了几年,之前还去过澳大利亚和瑞士,但最后落户新加坡,只是想给孩子找一个学习的地方,一个他们能接受中英文文化教育的地方,一个我可以去做事又不用担心他们的地方。”  相似文献   
56.
有一个人,永远把你放在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她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生存的艰难,竞争的压力有时会让忙碌的我们忽略母亲,连常回家看看这个简单的要求都做不到,更有多少成功人士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从现在做起,在2010年的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送上一份真切的问候,一份深情的怀念,感谢母亲赋予我们生命,教我们成长,感谢她给了我们一份至纯至爱的人间亲情……  相似文献   
57.
林夕  古修一 《领导文萃》2006,(5):143-146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曾是大学讲师,90年代初下海经商,靠做计算机软件起家,现在是我们这个城市最大的软件生产商和代理商,个人资产早已过千万,迈入成功者行列。就在前不久,他的母校邀请他回校为毕业生做《成功之路》主题演讲。按说这是好事,但他却为此苦恼了几天。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并没有成功,虽然他现在的身家,不知令多少人羡慕,但距他的目标还差得很远。得知他这一“苦恼”,我的第一感觉是他未免有些矫情,于是戏谑道:“如果你的目标是比尔·盖茨,那你的确不能算是成功。”“那当然啦。做软件的,有几个不想成为比尔·盖茨呢!”他一本正经地说…  相似文献   
58.
《决策探索》2010,(2):59-60
无论在内企,还是在外企,凡是成功人士(以下简称他们)的身上都有独特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这或许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他们的成功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机遇好。依我来看,这些能力可概括为:  相似文献   
59.
周礼 《职业》2014,(28):77-77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成功人士在谈及自己的创业经历时,总是喜欢轻描淡写,好像成功没有那么难。其实,成功真的不难。一位世界知名企业家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励志演讲会,慕名而来的有志青年黑压压地坐满了整个会场,大家都想从企业家那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不一会儿,在大家的殷切期盼中,企业家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笑容可掬地走向了主席台。大家猜想企业家肯定会发表一大通振聋发聩、感人肺腑的金玉良言。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企业家上台后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60.
刘晗 《职业》2010,(4):6-8
短短几个月内,一个被冠以“蚁族”的群体现身浪尖风口,引起了整个新闻界、社会各界乃至两会的关注。一时间。谈“蚁”色变。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一位极其年轻的80后学者、社会学家,现在他已是社会上公认的成功人士、社会精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