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22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45篇
丛书文集   1327篇
理论方法论   160篇
综合类   2543篇
社会学   18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史中,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生态状况和生态智慧吸引着不少作家的深情目光。其中,青海作家古岳尤其值得一提。他的生态散文是对大自然的顶礼,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彻底批判,对生态文明的呼唤。他对青藏高原近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危机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建立了极为自觉的生态整体观,敬畏天地,敬畏生命,并把悠久的藏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汲入了个人的生命中,通过描绘藏族人的生态人格正本清源,呼唤现代人再次与大自然重建和谐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102.
《接骨师之女》是著名的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作品。从流散批评、身份认同以及"第三空间"建构等角度,对小说《接骨师之女》中主人公的身份认同过程进行考察,可揭示三位女性对身份的困惑、疏离、接受和重新建构的内在因素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语言的象似性指语言的表达形式与其表达的内容之间有某种象似关系。在广告英语中,映像象似性广泛存在于语言的音系、排版、字体等多模态手段中,是人们有意识使用的一种手段。搜集大量21世纪以来的品牌广告语料,试图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英语广告中映像象似原则及其功能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说明映像象似性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恰当运用,并证明认知语言学的相似性与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新领域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4.
生态批评:寻求人类“内部自然”的“回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正在不同学科领域遭到生态中心论的广泛挑战,“回归自然”是一个被生态主义学广泛提倡但又内涵模糊的理念。本认为,在尝试“颠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之前,首先应对其进行正反两面的冷静分析。以学的眼光研究生态问题,首先要面对人的内部发展的问题;发挥学的审美功用,以学研究促进实现人的内部自然的回归,是生态学和生态批评首先要完成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5.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经历了"五四"、新中国、新时期发展阶段,在80年代之后借助改革开放真正开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从而准确地为中国批评在世界批评格局、民族批评发展传统和现代社会中定位,明确中国批评发展思路,认清现代批评发展趋向一方面朝"全球化"、"多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现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6.
《圣经》承载的基督教思想,作为西方文明重要思想源头和精神基础之一,蕴涵了征服、统治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掠夺自然的重要思想和伦理依据。而在当今生态危机的大语境下,从新型生态观的角度来看,《圣经》蕴含了复杂而丰富生态思想,诸"如托管"和安息日生态原则、尊重动物权利等思想,这对于当代人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贝娄在其小说中发出了生态批评的声音,其作品呈现了他的和谐生态观以及他对人类生存环境所具有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小说《院长的十二月》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小说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而且表现了人在与自然的对抗中自我的深刻异化。贝娄在小说中呼唤通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迹,实现人对自然的“浪漫式回归”、人与自然的美好相遇。  相似文献   
108.
以海明威的十余部作品为文本考察对象,以生态批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作品人物的言行分析,探讨作品中所表达的生态意识及其中存在的复杂悖论,从中得知海明威一生都摇摆于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态度和尊重自然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态度之间。在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下,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解读海明威和他的作品,重新唤起人们的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揭示人类不健康的环境意识与观念,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从生态批评语言学的视角,运用生态批评语言学分析扣例证的方法,对语篇语言中与当代生态世界观相悖的、反映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破碎性思想的非生态语言表达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建构生态语篇进行了探讨,指出建构生态语篇应该在语篇中尽量避免运用含有非生态因素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地使用生态的、绿色的语言表达形式及语法结构,表达去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思想以及生态中心主义思想。提出生态语篇有助于引领人们形成生态中心主义平等观,促使人们正确地思维和行动,并促进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平等相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10.
金仲华注重从社会环境制约的角度分析黄色新闻的流行;他认为报纸副刊有所发展固然是因文字轻松有趣可以调剂读者的阅读趣味,但也与重要新闻报道桎梏太多有关;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其实没有多少新闻自由。他在批评我国报纸上的国际新闻时,指出国际新闻中充满着国际各种政治力量的角力,提醒读者要注意文字背后的内容。他强调阅读战争新闻要有一双新闻眼,而培养新闻眼需要从知识和技术两个方面着手。具有较为明确的媒介批评意识、知识性强、注重从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视角去分析、注重数据和实例、从媒体的实然和应然状态之间的差距去透视、客观辩证,是金仲华媒介批评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