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52篇 |
理论方法论 | 8篇 |
综合类 | 162篇 |
社会学 | 28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何畔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54-57
片面共犯能否成立,在中外刑法理论上一直存在着争论,概括起来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主张.从哲学和犯罪论的角度来看,片面共犯是能够成立的,在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三种共犯类型中只有帮助犯才能成立片面共犯.我国<刑法>应在"总则"中对片面共犯问题作出规定,从而使片面共犯的定罪处罚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72.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7-101
故意误拆是拆迁方想规避强拆的责任刻意而为之,把误拆当成强拆的挡箭牌。故意误拆所造成的损失在达到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定量标准时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减少故意误拆事件发生,应该修改信访属地管辖原则,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和完善相关法律。唯有如此才能大幅度地减少甚至杜绝故意误拆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李云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1-96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洗钱行为犯罪化的国家。《美国法典》第18编第1956、1957节的规定被视为美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核心。其在洗钱罪主观要素的规定凸显了犯罪对象性质明知的开放性,主观罪过包括“蓄意”和“明知”的多样性,“明知”样态包括“推定明知”和“故意不知”的实用性等特点。与我国《刑法》第191条洗钱罪上游犯罪圈明知规定的封闭性,主观故意规定的单一性,主观要素规定不能涵盖洗钱类型等问题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74.
刘焱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2):28-33
处于特殊身心发育阶段的儿童,应当成为法律重点保护的对象;设立虐待儿童罪,可有效加强对儿童人身权利的全面保护。虐待儿童罪保护的客体是儿童的身心健康,犯罪主体可以设定为除亲生父母外的一般人,客观方面表现为虐待儿童情节恶劣,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相似文献
75.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31-45
说明义务型缔约过失与故意欺诈制度和重大误解制度存在交叉,保护的客体都是合同自由,而法效果构造上却存在矛盾。现有学说,无论是制度竞合论,还是逻辑承接论,均不能妥善化解矛盾。伴随自由经济的发展,应当承认合同缔结过程中一般化说明义务的独立价值,该种独立性也体现在比较法和我国实证法中,一般认为可以依据法律、习惯和个案裁量来确定。如果相对人违反说明义务,主观上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被误导人原则上均可以请求废止合同,主张损害赔偿,并以信赖利益为原则,履行利益为补充。合同废止权和撤销权只存在解释论构造上的差异,在立法论上并无实质鸿沟,因而在期间确定上可以类推适用。合同废止权只需类推适用撤销权期间,就可以化解矛盾,无需在制度上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76.
银洁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54-158
交通肇事罪在1997年修订的现行刑法中将其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然而该罪的"逃逸"和"逃逸致人死亡"语义甚为模糊没有具体化,这是一个立法的漏洞,直接导致了司法实践的处理困难和理论的重大争议。通过着重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进行建构性的分类,并且对其分类行为分别予以定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都应当定性为故意,一方面是基于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基于对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追求和更为有利地保护公共安全和被害人的利益。只是在对逃逸行为的具体定性上又区分两种情形,在单纯的逃逸中,应当对行为人定交通肇事罪和间接故意杀人;在移动的逃逸中,应当对行为人定交通肇事罪和直接故意杀人。 相似文献
77.
《青海社会科学》2018,(1)
择一罪过立法是中德刑法中共有的立法现象。中国刑法中的择一罪过立法主要分布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渎职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中,其中规定的过失犯占所有过失犯的约80%。德国刑法中的择一罪过立法主要分布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和污染环境的犯罪中,其中规定的过失犯占所有过失犯的约90%。中国刑法中的择一罪过立法没有明确规定罪过形式,而德国刑法中的择一罪过立法明确规定了罪过形式;中国刑法中的择一罪过立法规定的过失犯与故意犯的处罚范围和处罚程度完全相同,而德国刑法中的择一罪过立法规定的过失犯(或轻率犯)与故意犯的处罚范围不尽完全一致,而且对同一犯罪的过失犯(或轻率犯)的处罚均轻于故意犯。这些差异表明,德国刑法在明确性原则和责任主义的贯彻程度上均比中国刑法彻底,值得中国刑法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78.
吕汇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7-29
通过我国与外国刑事立法的比较,从刑法的角度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洗钱罪主观要件中的"明知"、"间接故意"、"过失"是否构成犯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反洗钱罪的理论与司法实践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9.
韩立钊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26(6):67-68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研究了语言使用中的哲学问题,提出解释会话结构的“合作原则”及其 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本文主要讨论了故意违反这些准则而产生的会话 含义。 相似文献
80.
李艳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4):13-14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构成不可缺少的要件 ,它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盗窃罪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侵犯财产犯罪中的一种主要的犯罪类型 ,此罪在罪过上是直接故意 ,包括认识因素“明知”和意志因素“希望”两方面的内容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目的也是主观要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