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77篇
  免费   1177篇
  国内免费   533篇
管理学   12048篇
劳动科学   423篇
民族学   960篇
人才学   3378篇
人口学   204篇
丛书文集   15813篇
理论方法论   3215篇
综合类   35857篇
社会学   8421篇
统计学   2468篇
  2024年   300篇
  2023年   1080篇
  2022年   913篇
  2021年   1561篇
  2020年   1323篇
  2019年   1643篇
  2018年   560篇
  2017年   1248篇
  2016年   1617篇
  2015年   2629篇
  2014年   5570篇
  2013年   5058篇
  2012年   5044篇
  2011年   5737篇
  2010年   5388篇
  2009年   6195篇
  2008年   6717篇
  2007年   4431篇
  2006年   3787篇
  2005年   3699篇
  2004年   3422篇
  2003年   3317篇
  2002年   3027篇
  2001年   2932篇
  2000年   2177篇
  1999年   1026篇
  1998年   568篇
  1997年   428篇
  1996年   380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已经成为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才,但在受到外来思想影响时,一些人的三观逐渐产生偏差。针对以上现象进行研究,根据民办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特殊学生群体存在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增强民办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2.
信息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质进展的重要标准。新时代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站在信息化的视角下,从理论、实践、创新、价值四个维度去认识和把握。正确理解掌握这四个维度,对于在新时代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拉近与青少年之间的情感交流距离、提升青少年与国家的融合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34.
我国的红色资源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将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趋势.通过剖析红色资源的价值意蕴,分析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现实境遇,以遵循学生阶段特征、推进思政课教学有机衔接、统筹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等方式,让学生切实领会红色资源的重要精神内涵,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35.
通过"嵌入性"理论视角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具有宏观和微观的适用性。从思想嵌入、活动嵌入和组织嵌入的角度提升红色基因系列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从思想、活动、组织层面的主体内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36.
37.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行职业高中的高考考核过程中,对于职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的检验程度也逐步加深。但是,由于在接受职业高中教育的过程中,职高学生相比于普通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基础相对较差,在进行高考的时候有一定的劣势。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对职高学生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开展基于职业高中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高考数学成绩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结合职高数学在应对高考时采用的一些手段,探索应当如何通过对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总结,促进学生职业高考成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38.
39.
图书资料室不仅仅是一种文献情报中心,也是一种学术性的机构,具有搜集、存储、加工、传递等方面的职能,在当代社会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图书资料室的管理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0.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的思想就传入了中国,梁启超在传统大同思想与社会主义贯通中对它进行解读;早期国民党人在批判资本主义,建构民生主义中对它进行评价;无政府主义在反传统中认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虽然各有局限性,但又各有自身的意义。以十月革命的经验解读马克思主义,遮蔽了对马克思思想早期传播的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