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9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91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汉、英语文化已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并形成多个汉、英语文化圈,且正在以高速度、高质量传播着,并根据近年来考古和研究的成果,重新审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并成为西方民族学理论之一的文化传播论学派的主要观点,则未来人类学研究界有可能出现世界文化发端于中国彝族之说,而文化传播论对教育事业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2.
位于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的同奈盆地是越南三大古文化分布地之一。其文化面貌别于红河三角洲和中部海岸,有自身的特点和传统。其青铜文化是在本地发展起来的,形制简单,造形古朴:种类欠丰,主要有斧、矛、戈、镰、镖等,动物造像是其主要特征。同奈盆地与澜沧江──湄公河中游的古代文化联系相当紧密。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大陆古代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加强对这一流域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3.
被默顿誉为“既是社会学之父,又是科学社会学之父”的实证主义哲学鼻祖孔德,曾把人类精神进化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哲学)阶段和实证(科学)阶段。而他所处的19世纪中期,正是理性高扬,实证科学迅猛发展,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恩格斯)的时代。在这一强劲的时代潮流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它(科学)被看成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主题”(卡西尔语)。按照海德格尔的观察,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是“众神逃遁,大地解体,天上没有了奥秘”。  相似文献   
24.
辐射研究给影响和接受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一视角关注外来现象 ,特别是外来现象的演化和生成。这样的研究在比较文学中构成了新的点、线关系和这些关系之间的各种连线。朝鲜文学、文论对中国文学、文论的接受就是后者对前者辐射影响的结果。尽管西方辐射研究在影响与接受理论中已形成辐射研究框架 ,但是东方的辐射研究在内容、方式、发展势态等方面与西方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5.
河湟文化圈中汉族一直是文化的主角之一,汉族入迁河湟地区后,在文化的叠加中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河湟汉族在重血缘的观念之下求子(尤其求生男孩)风俗较多,除传统汉族的文化因素外还有地缘影响,此观念对河湟世居他族也发生了文化涵化。本文以湟中县汉族为个案研究当下河湟人生仪礼、节庆民俗活动等方面的求子风俗,通过对湟中县的祈嗣民俗事象描述,认识文化圈文化涵化理论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理学是形成东北亚文化圈的主要文化特征之一。因此,对理学与儒学的关系;理学在韩国的发展特点及作用;理学在日本的发展特点及作用;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能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等问同认真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7.
○沈老师,您好。谢谢你抽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是我们海外汉学中心的客座教授,去年您送给我们中心一本您新出的书《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2010,中华书局),您的这本书书名是讨  相似文献   
28.
梁庭望 《创新》2014,8(5):11-18
中华文化是由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和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构成的,四个文化圈之间由经济纽带、政治纽带、文化纽带和血缘纽带连结在一起,文化相互流动、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29.
魏承思 《社区》2012,(2):18-19
在今时的文化圈,大凡有些年纪、带个头衔的人,不是被捧为“国宝”,就是被称作“大师”。笔者看了常常暗自窃笑,这些人实在是孤陋寡闻,没见识过真正的“国宝”和大师。余生也晚,但有幸在十年浩劫后进人大学,仍得以亲聆了不少大师的教诲,其中印象最深的则是苏渊雷先生。  相似文献   
30.
象征是人类理解、认识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方式。象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旁逸性。象征的稳定性既体现为象征意象与象征意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有着相对稳定的关联关系,也表现为象征与其所属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象征的旁逸性则是象征意义或象征意象对原有象征的"有限变异"。象征的旁逸分意义旁逸和意象旁逸,分别又有意义的正向旁逸、逆向旁逸、侧向旁逸和意象的细节旁逸、特质旁逸、意象替换。象征的稳定性和旁逸性是文化得以形成传统而又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体现文化特性、普及文化要素和推动文化发展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