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22篇
  免费   2302篇
  国内免费   605篇
管理学   8641篇
劳动科学   456篇
民族学   6384篇
人才学   2307篇
人口学   572篇
丛书文集   27608篇
理论方法论   4903篇
综合类   55247篇
社会学   7732篇
统计学   779篇
  2024年   466篇
  2023年   1851篇
  2022年   1726篇
  2021年   2057篇
  2020年   2061篇
  2019年   2346篇
  2018年   882篇
  2017年   1769篇
  2016年   2419篇
  2015年   3650篇
  2014年   7609篇
  2013年   7220篇
  2012年   8212篇
  2011年   8196篇
  2010年   7693篇
  2009年   7743篇
  2008年   8709篇
  2007年   6846篇
  2006年   5946篇
  2005年   5361篇
  2004年   5030篇
  2003年   4495篇
  2002年   3634篇
  2001年   3104篇
  2000年   2265篇
  1999年   1140篇
  1998年   613篇
  1997年   543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陆飞 《生存》2020,(8):0072-0072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92.
周怡顺 《生存》2020,(7):0114-0115
本文通过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可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课文主题进行升华、进行课外拓展的途径有效的促进传统文化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93.
94.
剑,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一种武器,就是一种器物,并无象征意义,也无思想内涵,更无精神效果。因为时代的原因,加之剑本身的特征,特别是侠义文化的出现,剑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码,人们越来越赋予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从正、威、灵的象征意义,到剑道、剑灵与剑魂、剑舞与剑饰的思想内涵,再到剑气、剑意、剑侠的精神效果,剑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已经超出了这个物件本身,成为一个具有丰厚哲学意味的文化符码。  相似文献   
95.
新时期高职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入企业体育文化。文章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入手,指出了校园体育文化与企业发展所需人才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企业体育文化向高职校园体育文化迁移的作用,并分析企业体育文化向高职校园体育文化迁移模式的构建途径,旨在更好地开展高职体育教学,提高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培养新时期企业发展所需人才。  相似文献   
96.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地理位置独特、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是丝绸之路黄金段和甘肃文化产业核心区。河西走廊地区历来为多民族聚居区,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些作为华夏文明重要载体之一的民族文化遗产,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面临消亡的危险。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发掘文物价值、提高国家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许杰 《成才与就业》2020,(1):101-101
近日翻阅2019年12月《成才与就业》杂志,不禁被"体验"栏目所吸引。其中,三位青年学生写出了参加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古籍修复""珠算""皮具DIY"等专题培训的经历、收获与感悟,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98.
99.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的伟大构想与重要任务,这同样也是全党的共识,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是实现自身优化的要求,同时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需要,为了充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融,解决传统文化所存在的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以及文化焦虑的实际问题,实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需要将正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将合理化的路径作为载体,将超越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00.
南宋季末,刘克庄主盟文坛,撰写了体量庞大的碑志之文,地方化与家族性特征明显。其碑志"以情度情"的审美逻辑,判然有别于理学家"以理节情"的文体书写观念,人格表达的艺术实现则以用晦与互见之法重出或略不论著,使文辞简俊而布置有致,且于叙事之外几乎篇篇征经引史,难逃词科习气之嫌,此又别出宋人一格。刘克庄碑志多作于暮年奉祠乡居期间,因其衰病思钝,不免将精神上强烈的盛衰体验投注到对行艺功业、政治理想和生死哲思的折冲、应时与妥协之中,情感亦从私人领域转向公共空间,以切世用,碑志蕴涵着浓厚的秩序重建意识,因而更具审美情致和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