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30周年举行庆祝大会,恭逢其盛,我代表抗大研究会暨校友联谊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爱》刊刊登了《〈潜伏〉中天津站站长原型的家庭悲欢》,不久,湖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黄忠汉先生给编辑部打来电话,激动地说:"在那个特殊年代,我的父亲也是特殊战线上的一名英雄,他的故事不应该被忘却……"黄忠汉先生的讲述揭开了史学界的一个谜团:抗日战争时期,皖南事变后,新四军被取消番号,没有军饷,李先念率领新四军第5师6万正规军和30万民兵在大别山和江汉平原上坚持抗日。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在15万日军和8万伪军的夹击下是怎样生存的?1978年3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李先念首次披露:"抗日战争时期,洪湖特别党组每月上缴银元20万块,维持了我军给养,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这个特别党组的负责人黄标,正是黄忠汉先生的父亲。以下,是黄忠汉先生的讲述——  相似文献   
13.
龙抗病  胡新华 《老友》2008,(1):13-14
皖南事变前夕,为了扩大抗日的人民武装力量,新四军组建了新1支队,由陈毅直接指挥。在陈毅的正确指挥下,新四军新1支队取得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胜利,鼓舞着皖南地区人民的斗争情绪,群众积极拥军支前,踊跃参军参战。在这大好形势下,新1支队1团的两个营得到扩充,于是诞生了新1团。担任新一团团长的是出生于江西永新县,1933年参加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张铚秀。  相似文献   
14.
新四军的美术教育是以在江苏盐城建立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为代表的学校美术教育和军中的各种美术培训班为主体的应用型美术教育。因其特殊的抗战时代背景,新四军的美术教育呈现出课程设置以实用为主、“理论联系实践”开展教学、克服困难坚持教学、就地取材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举办展览以实践检验教学成果等众多的时代特色,为当今尚处在革新中的中国美术教育起着有益的指导、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进琪 《老友》2008,(2):11-11
2007年国庆节前,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介元交给笔者一封信,打开一看,是温家宝总理给新四军老战士、解放军艺术学院原教务长晓河同志的一封亲笔信的复印件。这封两页的信,用荣宝斋的竖格信纸,毛笔书写,字体端正,笔锋遒劲有力,笔法洗  相似文献   
16.
新四军五师战士,原湖北省劳动厅副厅长,82岁的离休干部靳明同志,连续五年为随州市万和店山区的学校捐款25000元助贫苦儿童完成学业,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17.
安徽抗日游击战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襟江带淮,地处华中腹地,是中国抗日的重要战场。1938年间全省各地相继沦陷,成为新桂系将领心目中的“一条破船”,同时又是其意欲逐鹿中原的地盘,而蒋介石集团则视之为消灭或削弱新四军和国民党“杂牌军”的重要场所。但游击战争的发展,使安徽不仅成为新四军的根据地,同时也成为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模范区”。安徽“是反映整个世界的一滴水”,安徽抗日游击战是中国抗战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两种抗日思想。  相似文献   
18.
吕峥 《源流》2011,(3):6-13
70年前,1941年的1月,皖南事变爆发,这是国共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一串看似偶然的随机事件链接在一起,背后是国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对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38年底中共中央做出发展华中的决策后,皖南和江南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华中逐渐成为新四军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此,皖南新四军必须北移以作支援。而国民党政府以中央政府的身份迭次发出命令,必欲将中共军队驱逐出华中。国共在华中,尤其是苏北的冲突日渐激烈。《中央提示案》和“皓电”发出后,中共中央并未屈服于国民党的压力,相反加紧发展华中,并要皖南方面做好北移准备,试图以此让步缓解双方矛盾。但就在中共试图缓和国共关系之时,苏北的曹甸战斗却使双方更形紧张,也使皖南新四军直接北渡长江成为其唯一选择。就在皖南新四军北移途中,皖南事变发生了。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初期,作为中共中央的领导核心,毛泽东主张: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过国共谈判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选派合适人员到各游击区联络并指导工作;确立新四军的编组原则;慎重选配新四军主要领导人选;抽调干部到新四军工作,充实和加强新四军领导力量;建立新四军后方留守机构,保持南方革命战略支点。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为新四军的成功组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