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813篇 |
免费 | 509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444篇 |
劳动科学 | 390篇 |
民族学 | 497篇 |
人才学 | 1137篇 |
人口学 | 223篇 |
丛书文集 | 6122篇 |
理论方法论 | 1684篇 |
综合类 | 12004篇 |
社会学 | 2510篇 |
统计学 | 46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556篇 |
2023年 | 876篇 |
2022年 | 943篇 |
2021年 | 1332篇 |
2020年 | 1112篇 |
2019年 | 910篇 |
2018年 | 223篇 |
2017年 | 526篇 |
2016年 | 758篇 |
2015年 | 1214篇 |
2014年 | 2315篇 |
2013年 | 2195篇 |
2012年 | 2112篇 |
2011年 | 1977篇 |
2010年 | 1767篇 |
2009年 | 2106篇 |
2008年 | 2063篇 |
2007年 | 1396篇 |
2006年 | 1225篇 |
2005年 | 1212篇 |
2004年 | 935篇 |
2003年 | 922篇 |
2002年 | 802篇 |
2001年 | 713篇 |
2000年 | 545篇 |
1999年 | 248篇 |
1998年 | 161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91-103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武侠小说三大家之一。他把现代历史政治观念融入武侠小说,又将传统小说审美特征大加发挥,打开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门。梁羽生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始,已走过30余年,经历了发生期、拓展期和深入期三个阶段,包括了生平创作、艺术特色、创作观念、文学史地位和比较研究等多方面的研究。但放眼于武侠研究全局,梁羽生研究是显得不足的,存在研究方法欠缺、创新成果不足和研究领域狭窄等问题。如今梁羽生逝世已十周年,无论是毁还是誉都不能成为梁羽生研究未能形成合理格局的原因,这跟武侠小说本身"反武侠"的发展逻辑、梁羽生自身创作的传统基因和特有的时代印记是分不开的。武侠小说和大众审美早已产生多向的流变,梁羽生的作品早已不再风靡,但对研究者而言,打开梁羽生研究的新局面,有利于厘清武侠小说发展历史,为其他武侠小说研究指明路径。 相似文献
912.
空间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的理论轴心,以空间生产审视新中国70年来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有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城镇化先后经历了工业塑城和资本塑城两个风格迥异的发展时期,前一阶段的空间强调使用价值的生产限制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后一阶段的空间生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校正空间生产回归社会主义本质是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吁求,也正是在过往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中国提出了以空间共享为核心价值旨归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推进新时代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13.
刘波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4-70
价值生态以价值关系为轴心,呈现价值的存在状态、生态特性及其意义系统。江苏核心价值的生态建构,应从江苏核心价值的生态关系中科学把握核心价值的价值关系及其意义呈现状态。江苏核心价值的生态构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江苏精神、“两个率先”、生态江苏内在关系为基础,其生态布展以价值生态理念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其生态生成在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价值关系,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价值创价与价值代价,价值引领与价值给养四个维度。由此,形成生成论基础上价值的生态创生及其意义展现过程。 相似文献
914.
段从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88-192
"新诗的进步"是朱自清诗学体系的核心概念。借助于"新诗的进步"说,朱氏最终突破了胡适现代新诗本体话语的束缚,把现代新诗的合法性建立在了新诗自身的历史存在之上,宣告了"新诗史"的诞生。这个进步的新诗史观和叙述框架,至今仍然支配着我们对中国现代新诗的思考和叙述。朱自清以"新语言"和"新世界"两大标准为尺度,对中国现代新诗史的具体论述和分析,也因此成为了新诗史的经典结论。 相似文献
915.
左宗棠与西北近代生态环境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啸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2):72-78
左宗棠是近代以来对西北生态环境给予深切关注和进行初步治理的第一人。在西北十余年中,他从改善各族人民生存环境出发,制定了一套包含着某些治理生态环境趋向的开发计划,从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合理垦荒、美化城市等方面,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诸多有益的保护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916.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
"2012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重庆工商大学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与无神论》《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学术期刊协办。研讨会拟于2012年11月下旬在重庆市举办,将邀请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到会作专题报告,与会代表交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运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17.
潘志丽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95-98
新感觉派作为都市文学的代表注重审美视角和创作方式的结合,它的审美方式是以"审丑观念"来描绘都市的美,即外在的审美,内在的审丑。其独特的创作方式是对小说体式的现代化尝试和改造:一方面体现在结构全篇的视角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在叙述手法上运用一系列的创作技巧,如心理分析和意识流等,让都市文学越过通俗文学的界限,攀上某种先锋文学的位置。 相似文献
918.
着力推进乡村治理有效化需全方面、多元化的制度规范与决策落实协同联动,村规民约是乡村治理欲意规范完善的制度对象。村规民约内源于乡村,运行于村落。随着乡村治理现代化和村民自治实践深化,村规民约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得到更新延伸。它具有推动村民自治深化、文明乡风建设与承袭、填补法律留白等功能价值。文章以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为例,文献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该镇25个行政村村规民约为研究对象,探析当前域内村规民约面临的发展困境。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纾解建议助力村规民约完善,对全国其他地方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19.
李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56-58
中国现代诗坛上,林庚是一位治学严谨的新诗探索者,他将一生贡献于新诗创作与理论建设中。林庚在其诗意人生中处于诗坛的边缘,却用他博学精湛的学识和温和宽厚的态度守持自己的诗学园地。本文以同题诗《夜》为载体探讨林庚诗作从旧体诗到自由体诗创作,再到新格律诗创作的转变,重点阐释其转向的原因和方式。 相似文献
920.
李波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09-111
高校校园文化品位,不单纯指它的高雅品质,更是一种包含思想在内的文化形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优劣.从如何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论述了高校校园文化品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把握好校园文化的定位、努力继承和弘扬高雅文化、注重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功能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提升高校校园文化战斗力的努力方向、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