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孔定芳 《人文杂志》2004,(5):162-170
明清易代的历史巨变引发了清初思想的勃兴 ,“明亡之思”成为身遭家国之痛的孤臣孽子思考的焦点问题。在其“明亡追究”的诸多层面 ,蹈虚凿空的明末学风成为众矢之的。反思和批判的结果 ,导致清初学风发生巨大转捩———由浮虚而趋健实 ,崇实黜虚的经世致用思潮遂蔚然隆盛。遗民学者凭藉着“著述经世”、“以史经世”和“学以经世” ,寄寓其期许与诉求。  相似文献   
32.
以夷变夏的现实,文化失去认同感,劫后余生的明遗民,面临艰难的选择,严格的道德自律使得他们选择了多种多样的生存方式,呈现出奇、怪、异、狂的特点。为了气节,他们放弃了优厚的待遇,甘于淡泊,甘于贫困,以至于将自己逼上绝路,道德自律超越了时空的束缚,担负起文化救亡图存的重任,之所以怪异是由于伦理与现实的矛盾,通过存道以存心、存身、存国。缺失的精神家园,无法弥补的创伤,体现在举步维艰的生存怪异行为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文化困境下无可奈何的选择。  相似文献   
33.
明遗民画家处于明清两朝易代之际,由于对政治抱疏离态度,多数人追求隐逸的生活。但他们的隐逸建立在遗民的政治身份之上,被动遗世的命运和主动逸世的选择产生出态度、行为以及作画风格的两极化状态。首先,明遗民画家在对遗民语义的厘定中,与逸民身份划清界限,是对易代之际节义的强调;而明清画坛标榜逸气,明遗民画家的创新能力又使逸品得到了新的诠释。其次,明遗民画家在隐逸生活中的穷愁、欲有所为的反机以及谋生手段的多样奇特表现出与历代文人迥然不同的逸世特征,遗与逸在此又发生碰撞。最后,明遗民画家绘画中技巧的仿古与目的的遣兴,形成狂放与隐忍风格的两极发挥,这和遗与逸共同在他们身上的结合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4.
孙学稼是重要的闽中明遗民诗人,大体可证其生年为1621年,卒年为1682年。孙学稼与闽中许氏、曾氏等文学家族有密切交游,与屈大均、朱彝尊、顾炎武有往来酬酢;现存的著作《鸥波杂草》集稿本、足本、祖本于一身;孙学稼自己最重视五律,其艺术成就则以七古为最,诗风浩瀚逶迤、顿挫沉郁。  相似文献   
35.
出于明遗民的使命自觉和当代司马迁的文化选择,李世熊创作了相当一批忠愤之气磅礴四溢而又极富诗意和生气的散文,是一位名烛南天并辉映整个有清一代文坛的清初散文巨子。以李世熊、彭士望、魏禧、屈大均、王猷定、黄宗羲、张岱等为节点,明遗民的散文创作形成一个广袤浩大、百脉贯通的网络,在清初文坛俨然处于中枢地位,推动了一个史所罕见的散文创作繁荣时代的出现。  相似文献   
36.
岭南明遗民薛始亨一生忽而为儒、忽而为僧、忽而为道的诡秘行踪颇值得玩味,他最终皈依道教的选择及对自己道人身份的认可迥异于当时岭南遗民逃禅的普遍风气。薛始亨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鼎革前意气风发的求学阶段;鼎革后风雨飘摇中的奋然挣扎;中年绝望之际的退隐江湖;晚年参禅、入道之间的游走与徘徊。梳理其思想发展脉络,有助于管窥明清之际岭南遗民的隐微心态。  相似文献   
37.
针对墐钱木偶盛行的诗坛现状,清初遗民诗人接续前人的求索精神,重提"真诗".真诗的要义,从诗人主观方面来说,就是诗要有"真性情",要"有诸己而后出",在这方面,他们不仅继承明末公安、竞陵派的合理成分,也弥补二者的严重不足,不仅正确地找到真性情之源,也辨证地提出既发愤抒情又苦吟锤炼的性情表现观;从客观方面来说,就是诗要发挥和承担当代史的功能和责任,在传统的"以诗证史"之外,创造性地提出"以诗补史"、"以诗正史"、"以心为史"等新说.清初明遗民诗论多方面发展前人,扳正时弊,突破官方诗教的羁縻,既是解读曾经极盛的遗民诗的一个内在因素,自身也是一笔重要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38.
明遗民史家群体的历史书写既是易代修史传统的延续,也是明遗民政治、思想、文化立场的表达,具有浓厚的遗民特色。其修史旨趣在于为故国存信史、以史经世和表彰忠义先贤。明遗民史家群体的历史编撰也体现出鲜明的遗民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史料采择、史书体例和史书的范围与主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39.
杨权 《学术研究》2023,(2):41-50+177+2
清初名僧澹归今释创建别传寺推动了曹洞宗中兴,改变了粤北的佛门格局,也塑造了今释本身;而该道场的开辟,与托迹于丹霞的明遗民舍山息息相关。清初,曾为南赣巡抚的明遗臣李永茂与从弟李充茂因归乡路断而买下此山,并命名为“丹霞”。其后山上聚集了一个为数可观的遗民群体。顺治十八年(1661),今释以供养师祖宗宝道独和尚为由以偈乞山,而亦若居士姚继舜则以山酬偈。同年底,信仰佛教的山主李充茂在姚继舜等人的游说下写下《舍山牒》,把整个丹霞山都施予了佛门。遗民们之所以会放弃丹霞,是由于复明无望,而归路已通。而道德质量、文化修养、政治立场获遗民们认同,且在永历朝与李充茂曾为同僚,是今释成为丹霞山受施者的原因。  相似文献   
40.
亡国以后,明遗民群体面临自我价值的重建,儒家思想传统中作为价值基础的"道"成为其审视世界与自我的立足点.在他们看来,明亡以后,异族对政权的掌握意味着道与现实政治的分离,天下从此陷入了混淆颠倒之中;而其人生选择中所体现的道,是世界恢复到正常秩序的唯一凭借.其内容为儒家文化传统,其核心是人伦秩序及其规范下的道德原则.明遗民的"存道",实质是通过保持本民族价值观,以保存重建独立民族国家可能性的精神性退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