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0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0篇 |
人才学 | 20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80篇 |
理论方法论 | 60篇 |
综合类 | 544篇 |
社会学 | 46篇 |
统计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95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顾炎武关于<春秋>经传的研究,无论是对<春秋>之义考释,还是对<春秋>三传的论证,以及对杜<注>的补正,均集中地反映了他求实征验的治学风格与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而他的<春秋>经传考证的学术方法,则开启了乾嘉考据学.他的以<春秋>经传考证为代表的经学成就,开创了清代新经学.他的治学主张、方法及成就,共同形成一代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62.
黄觉弘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5):129-134
《龟山集》四十二卷中多论及《春秋》,卷八《经解·春秋义》尤为集中。李明复《春秋集义》、胡安国《胡氏春秋传》、程公说《春秋分记》等书称引杨时《春秋》说,其中多有不见《龟山集》及新近出版《全宋文》之《杨时集》者,乃杨时《春秋》佚说。杨时对宋世《春秋》学非常关注,其说与宋世学者渊源颇深。杨时对胡安国“元即仁”说和“夏时冠周月”说进行了最早的批评。杨时曾多向程颢请教问疑。杨时与程颐都重义理而轻训诂,但程颐明显将传统《春秋》学纳入到其理学体系,刘绚、胡安国也沿此路数推而广之,而杨时立论衍说却甚少见此以“天理”、“人欲”为范畴的程门理学色彩。 相似文献
63.
自大型原创舞剧《粉墨春秋》首演以来,得到业内外人士和观众的广泛好评.《粉墨春秋》的演出与制作以创新为主旨,突破了舞剧以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的情节模式,有着以戏化舞的特点;同时它又将戏曲表演艺术融入到民族舞蹈的语汇之中,创造了独特新颖的舞蹈语汇;它的舞美设计把戏曲的综合性特点与时代风尚融为一体,使得此剧不仅演绎了戏剧人生的故事,还承载着戏曲绝技和民族精神.这种创新与探索,不仅有利于戏曲艺术的普及和传播,而且对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以及中国的文化艺术走出国门也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4.
陈戍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5-8
主张对《春秋》经传的诸多"复"字作具体分析,不赞成对它们作笼统而不切实际的结论。由此入手,本文对唐代陆淳与当代大学者杨伯峻先生相关的说法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65.
孙锡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61-65
仪征刘氏家族是清代扬州学派的重要代表,其学术研究以《左传》名家。从刘文淇开始,历经三代,共同编著《春秋左传旧注疏证》。该书蕴含着作者非常丰富的《左传》研究思想,集中体现其研究特点,是清儒《左传》注疏研究的整理和总结之作。在分析该书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其《左传》研究思想为三个方面,即“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公羊》、《毂梁》之义理不能尽信,《左传》之褒贬存于贾逵旧注。 相似文献
66.
董淑华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37-38
“伐、侵、袭”在《左传》中都可以用来表示进攻敌方,但《左传》在这三个词的使用上却有明显的差别,显示了对“伐”战的偏爱。从《左传》“伐、侵、袭”的使用情况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春秋人的战争观:战争是合理合法的,礼义是衡量战争的主要标准,战争是获利和生存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7.
郭晓东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2):24-30
宋翔凤以为,孔子受命为素王,述《易》、《春秋》之“微言”, “微言”著见于群经之中,更集中体现于《论语》,故宋氏借诠释《论语》而申述《公羊》之张三世、通三统诸义。其三世说在三世异辞与三世进化的基础上特重太平世,以为孔子作《春秋》是为致太平,然不同于传统公羊家“文致太平”之说,而以太平世为实际,已然背离了《公羊》张三世说的基本内涵与意义。其论通三统,虽貌似沿承旧说,但又局限在礼制上说三统,这事实上完全取消了两汉公羊家通三统说中“以《春秋》当新王”这一最核心的观念。故宋氏之公羊学虽不乏有独到创见,但从另一面讲则颇失《公羊》本意。 相似文献
68.
北宋时期历史著作是以《春秋》所倡导的等级名分为核心内容的礼法原则为基础,突出强调其“尊王攘夷”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史意”的出发点和实现史学明政教、彰世变之社会功用的途径,而且又是通过历史编纂的形式来揭示这一原则的。但同时应看到,由于过分重视史书编纂体例和《春秋》书法,其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9.
程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
韩氏著姓,源远流长。在关于韩愈世系的研究中,韩氏的源流问题也成为其重要内容。韩氏源流的探讨自韩氏始祖韩万开始到汉弓高侯颓当结束。本文利用文献记载来考证韩氏的源流。韩氏的源流大致应以修武《韩文公门谱》所记载的为准。 相似文献
70.
高林广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5)
<春秋>经、传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其对后世经学、文学、哲学、史学等所产生的影响无与伦比.<文心雕龙>将经传视为原始以表末的最重要依据和选文以定篇的首要范本,并从文学角度深刻论述了其意义和价值:经举得失以表黜陟,征存亡以标劝戒,传乃记籍之冠冕,二者共同树立起了文章立论之规范;经传俱隐义藏用,于文为约,吐纳自深,是后世箴、颂、议对、史传等诸体文学创作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