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唐小林 《学术月刊》2012,(4):100-103
赵毅衡认为,正是符号使世界有了意义,人时时刻刻在观察到的现象中找出意义,也就是把世界和经验符号化,而对于意识,我们也只能通过符号才能了解。唐小林认为,建立主体符号学是当务之急,它的建构有"符号的主体学"和"主体的符号学"两个维度,分别考察人在符号表意中的作用并运用符号学原理阐释作为符号动物的人,这是完成符号学奠基性事业的关键性环节。乔琦指出,晦涩问题纠缠于百年新诗发展过程,从符号学角度考察,读者能力、社会语境元语言与文本自携元语言的冲突,形成了常见而较低层次的晦涩;同一层次元语言冲突形成的阐释漩涡带来的意义晦涩,才是更高层次也是真正诗学意义上的晦涩。  相似文献   
32.
穆旦诗歌文本的晦涩标志着现代派含蓄追求发展的极致,他创造的意象不仅新颖而且自成体系,其诗在具有哲理性的同时又充满了强烈的抒情性.穆旦对诗歌形式的选择或他诗歌艺术形式的特色与他诗歌的内容密切相关.诗歌内容的思辩性是穆旦诗歌的晦涩难懂的根本原因;他诗中大量的意象是他灵魂的追逐、艰难与痛苦的显现;也正因为穆旦反复倾诉着自己无法排遣的痛苦,其诗才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   
33.
雅克·德里达早期著作的读者都知道,他的论证经常通过运用大量的典故与诗意的语言变得极其晦涩。这本篇幅相对不大的书也毫不例外。此书是由1992年召开的“法国之外的法语文学与文化”的会议上的口头演讲精心加工、补充而成的。本书关注的焦点是语言的本质以及人与语言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34.
西方文学从神话母体的孕育开始就保持着清晰表述的语言艺术传统,其依据是理性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因为非理性主义和现代语言学的启迪,开始使用晦涩隐喻的语言艺术创新,由此构成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风格的变迁之一。  相似文献   
35.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中国学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的诗精于用典,善于象征比托,结构回环,意象奇特,意境朦胧幽深。含蓄深沉的内涵与婉曲隐晦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是李商隐诗歌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36.
刘德岗 《社科纵横》2008,23(7):85-86
在中国诗歌传统里,晦涩常常遭受到非议和排斥,到了现代,虽仍有责难之声,但随着人们诗歌素养的不断提高,审美趣味趋于多元,晦涩诗独特的审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和接受.可以说,晦涩诗能产生深奥和多义,晦涩诗能启迪读者的心智并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37.
说晦涩     
张伟 《阴山学刊》2010,(4):F0003-F0003
绘画作品从自我出发的形式观念,造成了一种共时变化的形式类聚与生成性的增强,对自我意识的逆反心理,以及人类自卑感的反向心理,产生了共时的变化,达到自我精神的升华,并及内心现象。对形象价值的尊重,诸如佛罗伦萨的灵感的癌变,视觉旋律的归位,取得可变心意的律动。三维思考的朦胧反馈,实体动态的进取必将留下意念的阶越,表达一个多元的、自主的信息的反差的世界。  相似文献   
38.
卞之琳诗歌在评论界素以"晦涩"著称。一般认为这是他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影响的缘故。通过分析其诗歌的隐蔽结构,认为他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中也有疏离、拒斥与创新。这也正是卞之琳诗风"化欧"而非"欧化"的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3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与他的小说都可以算是非常独特的。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即梦"文学观。"文学即梦"文学观与独异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读者对其小说的阅读和理解,同时也是他小说晦涩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现代艺术晦涩难懂.其种种古怪奇异之处.从心理学方面看.来自于心灵与媒介的分裂;从社会文化层次看.来自于交流危机.而交流危机产生的原因既来自现代社会结构方面.亦来自文化心理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