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1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81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子弟书是清代中期,北京八旗子弟在富贵闲暇之余创作的一种曲艺艺术.八旗子弟采用了鼓词的形式,剔除了其中的说白部分,参考了昆曲、高腔的音乐形式,创作出只唱不说的子弟书.从雍乾时期到光绪年间,子弟书在北京、天津、沈阳的八旗子弟之间非常流行.到了清代后期,子弟书因为难学难唱渐渐消失了,而它的语言却被鼓词的另一个分支--大鼓书吸收,很多经典唱段到现在还在舞台上流行.  相似文献   
132.
车晟  Thonet 《中国农村》2011,(7):166-166
<正>第14号椅子的出现让迈克尔·托纳一举成名,这把椅子在问世之初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因为它不只是漂亮优雅,而且标志着全新的审美趋势和时尚理念的进步。1858年,才华横溢的迈克尔·托纳(Michael Thonet)在奥地利成功地借助蒸汽将切割好的木头弯曲成优美的形状,设计出风第14号椅子世世之初就  相似文献   
133.
134.
低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意义与功效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却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致使教学效率低下。那么,该如何进行低年级作文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日后作文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呢?笔者认为以下四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5.
信仰是一个民族对天、人、社会三者互动关系的认知模式,体现该民族的文化特征与思想行为。仪式作为信仰的外显,其始至终为音声所覆盖,音乐反映了仪式在信仰中的运用场合、功能、习惯、曲目、传承和传播方式等。云南白族以本主崇拜为特点,以本主形成和本主祭祀为立足点,反映了白族本主信仰与仪式环境,其音声中大本曲与吹吹腔,对仪式中作用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36.
《西洲曲》之抒情主人公应为男子。若以女子为抒情主人公 ,全诗从叙述者角度考察 ,则表现为叙述声音不连贯 ,时而是全知的旁观叙述 ,时而是该女主人公的女性视角 ,并且难以解释一些细节问题。以男子为主人公 ,全诗不但更紧凑流畅 ,而且细节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7.
视唱练耳是各音乐学院、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近年来音乐听觉考试在我省联考中占比重也较大,主要以三到五个音的音组、音程、和弦听以2/4、3/8拍子的节奏与旋律听写形式检查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以及音乐记忆力,以此来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8.
试论越剧前身"落地唱书"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剧前身"落地唱书"是民间的说唱曲种,解放后,"落地唱书"的艺人寥若晨星,又没有文字脚本,大部分书目都已经失传.本文由张继舜同志整理出的<落地唱书>为全部语料,唱书基本上直接使用嵊州农民的口头语言,生动幽默,俗而不粗,语汇丰富,表现力强,这显然与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分不开的.同时,品评这些说唱,我们也可以深刻地了解并领悟到他们背后蕴涵着的文化内涵.本文正是从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两方面对"落地唱书"进行分析阐发的.  相似文献   
139.
肖承汉 《老友》2012,(8):15-15
喜迎盛会舞东风,旗帜高扬情独钟。  相似文献   
140.
关于“海州五大宫调”的名实问题,当地玩友、学人、文化部门领导的理解莫衷一是,各有侧重.他们多聚焦于其曲学称谓与乐学概念、曲牌的定数与概数、称谓的特色与本质等问题展开讨论.诸说杂陈的称谓背后映射了人们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视野.究其实质,该曲种为流传至今的古代典雅“曲唱”艺术之一,且在衍变中保持了雅俗分野的特质.其词曲均为研考古代民间歌唱艺术的重要参考,现实社会中乐人主体的田野口碑,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