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2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225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41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1489篇
理论方法论   230篇
综合类   4551篇
社会学   283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论词的叙事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词通常被认为是抒情文学 ,因而未曾被叙事学研究关注。本文借鉴叙事学文本结构分析的理念和思路 ,寻绎和阐释词的叙事性 ,认为词具有叙事性 :早期的词调有许多又是词题 ,具有点题叙事性 ;词题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叙事 ;词序是词题的扩展 ,是对词题引导叙事的延展 ,又是对正文之本事、创作体例、方法等问题的说明或铺垫 ;词正文的叙事与其它叙事文体不同 ,其特点是片断的、细节的、跳跃的、留白的、诗意的、自叙的 ;长调叙事受赋体影响而有铺叙式 ,短词叙事通常采用诗歌本色的隐喻式。词的叙事风格比小说典雅、含蓄、文人化。  相似文献   
232.
快速转型的中国社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两重性和复杂性,即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饱含痛苦相伴.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如此巨大,代价是如此沉重,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是如此复杂,对比是如此鲜明,应对并不容易.中国社会不仅进步和代价反差鲜明,而且社会代价、社会问题,又有自己非常明显的特点.这就是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一下子出现在面前,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社会管理和治理的难度.无论是对中国社会巨大的进步,还是对它的沉重代价,国际社会都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对许多外国人和不少西方理论来说,中国社会成了一个无法准确判断的"测不准"的社会.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偏见,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一直低估中国社会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中国社会这种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突出地表现在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上:第一,它有坚定不移的共同目标;第二,它有无可比拟的社会动员能力;第三,它有无可替代的社会领导核心力量.这三者是中国社会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233.
汉语言说类话语标记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话语标记.汉语言说类话语标记的界定是重要问题,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形式特征,如内部构成、分布特征及管界等;二是语义特征,如意义的程序性及主观性、交互主观性等,其中主观性特征具体表现在言说类话语标记中人称代词的使用、谓语动词的感情倾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234.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标词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是一个有极强解释力的理论。该理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认为从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建立在关联理论基础上的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语内或语际)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翻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人脑机制。文章阐释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该理论对商标词的翻译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35.
英语中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一般为不可数名词,但不是绝对的。本文试图通过大量例证说明有些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具有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双重性,并指出实际运用与区别这种双重类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36.
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晚唐五代开始的"以诗为词"的创作实践和北宋中期围绕这一创作现象的批评论争,不仅涉及到词的创作方法和词史发展的方向问题,更对诗词体性的异同之辨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诗为词"在唐五代及北宋前期的创作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填词对诗歌句式句数及婉媚风格类型的趋同,而从北宋中期开始的相关评说则重在分辨诗词体性之异.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在强调词体之独立和本色的同时,也主张通过诗人句法来体现词中的情感力度和壮阔风格;而在演唱风格上则在宋代普遍流行的女音之外,追求声调高逸的男音色彩."以诗为词"的内涵及其演变在唐宋语境中可以得到准确阐释,并可借此展现宋人词学观念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237.
对日语中出现的同素逆序汉字词进行多层次分析研究,从形式、意义和用法等方面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对应词进行共时的比较。一方面从共时平面加以统计和比较,揭示其各自特点;另一方面从历时的角度对日语中的同素逆序汉字词加以考察,厘清了它们的发展脉络。从跨语言比较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日语中同素逆序形式汉字词的来源、概况及其与汉语的相互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38.
表示“两人或两人以上合力举物”义,现代普通话用“抬”,方言中还有“扛”和“舁”,历史上这些词之间存在着竞争替换关系.从东汉起“舁”一直是通语中的主导词,直到明代被“抬”所取代;与“舁”基本同期出现的“扛”,历史上很可能是一个南方方言词,元以来也曾北上过,只是清以后逐渐从北方撤出;“抬”始见于唐代,明代以后逐渐成为新的通语主导词,“抬”很可能起源于江淮官话,然后往北往南扩散  相似文献   
239.
本文通过一系列一词多义,同义词的例子,验证了认知语言中隐喻概念对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从而强调了词汇教学中培养学习者隐喻意识,提升隐喻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40.
1.RED(红色)(1)give sb. the red carpet treatment隆重接待重要来访者He's our best customer,so we must give him the red carpet treatment.他是我们最重要的客户,我们务必要隆重接待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