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6篇
劳动科学   4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09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中央层面正进一步放宽项目审批权限。最新发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大力缩小核准范围,下放核准权限,以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82.
赵汗良 《理论界》2004,(1):24-25
一、WTO规则对中国现行税制的冲击与挑战中国加入WTO之后,WTO的规则将融入中国的法律体系之中,并应在WTO协议范围内从事国际间的贸易活动。这对中国现行的税制和税法将产生影响。主要涉及下列几个方面:1郾中国加入WTO后,需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税率。WTO规则中涉及关税减让原则,要求各成员国必须负有两项主要任务:一是实行非歧视性征税;二是要求降低关税并受其约束。中国目前维持在17%左右,显然,中国进口关税比例较高,有待进一步调整。2郾中国的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不统一,不符合WTO规则要求。表现在:一是目前中国现存两种企业所…  相似文献   
283.
略论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法定主义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税收立法的最高原则,而我国现行以税收行政法规为主、税收法律为辅的税收立法体系对税收法定主义产生极大的冲击。本文根据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要求,针对我国现行税收立法体系存在的税收立法层次低、行政法规数量过多、立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立法体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84.
李浩 《广西社会科学》2007,(10):115-117
县从春秋时期开始就一直是我国的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在西汉基层行政中,县令长的行政类型可分为县令(长)、侯相和邑(道)长。对于所掌治之县,西汉县令长除受邵国首相的监督之外,有统一完整的权力。而作为基层行政人员,在与所属邵县的关系中,县令长基本处于从属地位;在与所治民众的关系中,其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此外,县令长还与当地王侯存在若即若离的君臣关系。  相似文献   
285.
龚兵 《求是学刊》2007,34(2):90-96
企业经营范围不是对企业法人权利能力的限制,是对法人机关代表权的限制,法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法人机关的地位属性设计,应当建立在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的区分基础之上。在与第三人的外部关系上采代表说,赋予法人机关与法人一体的地位,承认法人意思构造的内部化。在法人机关与法人的内部关系上,宜采代理说,使法人机关与法人在人格上相分离,在法人机关实施目的外行为时,法人机关被视为代理人,因其过错造成法人损失时在内部对法人负责,其目的在于达成内部约束,以避免法人机关背离法人目的事业进行活动,损害法人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286.
严先锋 《船山学刊》2003,(1):29-31,53
船山美学的历史地位 ,不仅在于他以理性的精神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了历史总结 ,而且在于他以辩证的方法深刻地阐述了审美规律及其特征 ,并且他还以诗美学为主线 ,把传统的审美表现理论推向历史的高峰。如果说船山美学博大精深 ,许多认识和创见达到了中国古代社会最高水平的理论结晶的话 ,那么其体现在美学中的极限意识亦是一笔令人叹为观止的珍贵精神遗产。船山的极限意识主要表现为 :一、对传统美学的理论升华船山极限意识的美学底蕴在于他把人生意义和价值 ,奠定在自我本质力量的极度解放的基础上。超越性的思索和追求 ,使他超群绝伦般地在…  相似文献   
287.
<正>主持人语:立法权作为民主决定权、制度设计权、改革同意权、治理导控权,在实现民主政治和良法善治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显豁作用。对立法权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种路径或者说两个层面,一种是对立法权在人民民主的逻辑要求上分析其本质、内涵和归属;另一种则是对立法权在法治实践的权力起点上进行分析。立法权的设定和配置的调整,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本制度完善、体制改革深化和良法有效供给并保障其协调统一的诉求和依托,进而必然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在《立法法》修改上的集中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