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65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81.
282.
马克思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历史之谜”的问题之后,实际上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哲学探索,包括其后期的经济学研究阶段在内。意识到这一点,即马克思后期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经济学研究与其哲学思想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内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通过考察马克思解析“历史之谜”的方法从人本的、逻辑的到历史的转变过程,可以发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双重向度即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在经济学的视域中获得了根本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8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隽永流长并逐步崛起为世界瞩目,西方科学简单理性富于逻辑却继续引领着世界。大学教学是继承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与思维方式,还是转向对理性思维和逻辑实验的诉求,或是追求超越东西方文化的第三种文化思维方式,无论哪一种观点,"李约瑟难题"都在激励着世界教育不断反思。难题折射出多元文化与单一思想、理性与悟性思维、定量与定性研究、继承性与发展性等理念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当代大学教育者借鉴。  相似文献   
284.
在异质企业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国内外市场进入成本的界定是理论结论赖以成立的关键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市场进入成本差异并不是外生的,而是依赖于企业的微观特征。所以,"出口是高生产率企业的自发选择"这一论断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由于我国的外资企业或加工贸易企业一般都拥有事前的国外销售经历或者现成可用的国外销售渠道,所以进入国外市场的成本低于进入国内市场的成本。在此条件下,出口成为低生产率企业的自发选择,由此形成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  相似文献   
285.
“李约瑟难题”是在中西科学技术史比较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李约瑟本人将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地理、经济与制度三个方面.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答“李约瑟难题”,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中国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三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同时,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教育、科举制度、清朝政治制度等因素影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  相似文献   
286.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分析"李约瑟难题"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石油科技史中的不同表现,探讨中国石油科技史中"李约瑟现象"的原因,可获得加强中国石油科技创新的启示:大力实施石油科技创新战略,如创建中国石油科技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石油科技研究院,制定培养中国石油科技精英人才的"珠峰计划",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科技研发中心,聘用外籍石油科研人才进驻国内石油科研机构等,从而促使中国早日重新成为世界石油科技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相似文献   
287.
从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考察,在"李约瑟难题"问世之前,明末清初来华的耶稣会士(传教士)们虽已意识到中国科技文明的独特之处,但也发现了它们相对于西方科技文明的落后性,并分析了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这意味着,在长时段的视域下思考"李约瑟难题"更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88.
通过对林语堂博士学位论文和导师孔好古评语两件新近发现文献的解读,讨论林语堂与孔好古的关系,可以为林语堂转向之谜提供新的解释。林语堂和孔好古之间应该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林语堂后来转向文学,跟导师孔好古没有关系。林语堂论文所得的2分,在新的评分体系里比旧评分体系要高一级;学位论文中没有参考孔好古的汉语声调起源理论,可能是其得分不高的原因之一。孔好古给林语堂论文的评分并无不妥,也并没有因为林语堂是中国人而歧视他。林语堂博士学位论文建立的、以方言关系为前提的汉语上古音体系,具有超前的学术价值,是开创崭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但是在当时的学术眼光看,也存在引述不当、对汉学成果吸收不够的缺陷。  相似文献   
289.
虽有外国学者持有异议,然从文明与科学的关系解答“李约瑟难题”仍不失为一个好的视角。中华文明“独立而又连绵发展”的特性,促使我国的传统科技逐渐地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也正是这一特性又使得中国科技于近代落伍。中华文明晚期来自思想文化、社会、自身三个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0.
中国古代在科技和经济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15世纪以后,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迅速落后于西方,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产生了近代科学革命,科技革命又促进工业革命,使西方经济突飞猛进.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就是李约瑟之谜.李约瑟之谜涉及到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背景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目前中外学者对李约瑟之谜的研究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