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371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偏远山区农村社会的区域、阶层、利益、组织结构及观念的不断分化,这种外在情势变化激发了农民内在参与村庄治理的意识和动力,但外在的组织依托的缺乏、信息的不对称和参与渠道的不健全使农民有效参与村庄治理的愿景难以实现。因此,只有加强偏远山区农民有效参与村庄治理的组织化建设、信息对称保障和渠道健全拓展机制的构建,并动态感知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政治需求,提升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效能感,改变制约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体制机制,才能让偏远山区农民在享有实实在在的自治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基础上所参与的村庄治理行动成为新常态。  相似文献   
52.
李文 《老年世界》2009,(20):22-23
46年前的春天,一个18岁的女子,流落到一个叫做马耳坡的村庄。女子衣衫褴褛,肚子饿得咕咕叫,她靠在村庄前一棵柏树上,虚弱得仿佛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相似文献   
53.
从桂北农民基于信仰基础的情感视角来考量村庄公共生活中的行动者,可以发现并理解传统民间信仰在当代村庄公共生活中发挥整合功能的抽象机理。通过把集体仪式嵌入村庄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在人们情绪高昂的时刻唤醒内心深处的亲情,村民们形成了将子孙绵延的情感之链作为生命依托的意义系统,而兄弟与村友则成为在同一块土地上延续永恒的同道者。通过以丧礼为代表的情感宣泄机制,人们直觉到村庄共同体的存在,并产生出宗教般的神圣感,它型塑了全体村民对于村庄的深切认同与情感依恋,使得他们在村庄公共生活中甘心付出,并主动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54.
考察鄂东南沼山地区“房头”认同的产生、延续及忘却机理,可以发现村庄历史中形成的能够提供意义指向与特定行动路径的文化传统通过日常仪式中的身体刻写完成了代际传承。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有的村庄传统在市场的深入过程中逐渐退却,其所表达的意义系统与行动路径正在被替代,而且,由于村庄精英的高度流动,仪式活动的组织者和承载者日渐缺失,这些因素都使得房头记忆的遗忘显得不可逆转。从长远来看,村庄因社会结构的深层变动而趋于原子化的态势难以避免,而不断变动的结构将难以孕育出地方性的文化模式并形成对特定认同单位的社区记忆。  相似文献   
55.
项目制作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深广的影响力。文献考察发现,国内研究围绕五个主要议题展开,研究成果较集中于近六年内;国外研究也有一定基础。既有研究尚存在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研究视角有缺失,偏重宏观层面和政府视角而忽视了基层村庄社会的回应;二是研究议题失均衡,对项目制负面效应发生机理和防范机制研究还很薄弱。“村庄回应”是项目制研究值得重视的一条新路径,以此路径切入,可探寻“项目进村”的实践逻辑与问题成因,是有利于找到优化基层治理格局、提升项目制实践成效并防范“项目进村”负面效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6.
都市型村庄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公共服务与村庄社会管理的转型,以公共服务为出发点,通过现代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四位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形成服务信息互动、社会资源共享、全程动态监控的管理新模式,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网络化、服务信息化,全面提升都市型村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57.
采用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分析村干部在农地流转中的经营人角色,探究其行为逻辑。研究表明,作为村庄经营人,村干部是农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其农地流转经营人角色主要表现为农地租赁中的"中间人"、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农业资本的合伙人。村干部参与农地流转有利于降低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推动农地流转的有效配置。但是,作为村庄经营人,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村干部行为逻辑受到正式权力压力和经济利益的双重俘获,导致村干部经营行为的自利性。因此,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应规范村干部的经营人角色,强化其公共身份,弱化其私人属性。  相似文献   
58.
在村落社会派系化背景下,派系精英之于村庄治理具有独特功效。主要表现为:派系精英是村级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关节点,派系精英是实现乡镇与村对接的一个重要环节,派系精英主导村庄政治及其民主化进程。精英民主理论对当前派系精英介入下的村庄治理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且对今后进一步推进村庄治理具有启示意义,即加强选举制度的建设,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精英流转机制;加强村级事务运作的制度化建设;推进村庄治理中的分权化改革。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淮北市国土资源局始终把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执政为民的一件大事来抓,经过多年的探索,将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安置点建设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工矿建设结合起来,分别采取了4种不同的搬迁模式,走出了一条采媒塌陷区村庄整体搬迁、和谐安置的新路子. 城郊社区型.从2005年开始对主城区附近塌陷的村庄,采取建设农民公寓的方式,按城市居民住宅小区标准建设农民新村,把农民纳入城市居民范畴管理.  相似文献   
60.
朱家庄村,是山东省莱芜市首家省级“千村引智”示范村。共引进各类专家86人次,引进技术46项,主要有东亚类、西亚类和欧洲类三大风味生姜加工工艺技术。引进技术产生的效益在3.5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培训、科研等服务业也得以迅速发展。人均纯收入由不足800元增长到人均58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