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自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构建了中国本土大同理想的社会蓝图——"桃花源"模式以来,后世历代都有借此母题以寄托理想、抒写情志的诗文。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对"桃源"母题的理解也发生着不同的异变。唐人笔下的"桃源"大多已成为神仙的居所,而宋代诗文中,"桃源"意象的涵义已由唐人的仙界回落人间,趋向现实化,其讽喻性也明显增强了。究其原因,与宋代社会现实不无关系。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的时期,北宋内忧外患,南宋半壁河山。士大夫们的参政意识和忧患意识比前代都增强了,对现实的忧患与失望使他们不可能再像唐人那样幻想在仙界找寻理想的归宿,便把目光投向了对现实的整顿。于是,"桃源"意象在宋代走向现实便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82.
贡川古城贡川古城在福建永安境内,经过几代人的折腾,如今的贡川只适合考古,不适宜观赏了。古城墙和老房子基本上是不新不旧,不伦不类了。残破的城垛上,成了居民养花的地方。我五月来时,城垛上开满了茉莉,路过时香气袭人,一下子对贡川的好感提升了许多。更好的印象来自贡鸡汤。别一听贡鸡就以为它曾经担负了"拍马屁"的重任,中国这么大,皇帝只有一张嘴,能吃得了那么多贡品吗?它的全名是贡川的鸡,贡鸡是简称。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女孩子找对象一定要找个好姓氏,以后孩子的名字会因为姓氏而动听许多。  相似文献   
83.
李光摩 《学术研究》2023,(11):162-169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思想差异,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桃花源。《桃花源记》对应的是仙境桃源,它是陶渊明根据当时社会传说故事润色而成,体现的是当时一般社会大众的道教信仰,即追求洞天福地、长生久视的思想;而《桃花源诗》则对一般社会大众的道教信仰提出了批评,它展现的人间桃源是一种带有复古倾向的羲皇之想。这才是陶渊明所欲表达的。《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文本——《桃花源记并诗》。这既是一次文体的创新,也是一次思想的对话。  相似文献   
84.
《暗恋桃花源》作为现代剧场艺术作品的成功之作,从三个方面突破了传统戏剧的特点:一、两个故事交叉进行的复式结构;二、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三、能指与所指发生错落的语言艺术,从而把戏剧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5.
理想之境是个人追求的终极境界.仕宦期间,陶渊明将田园生活作为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回归之初,陶渊明的确是将现实的田园家居生活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来描绘体验;随着他在农村中生活日久,现实的田园生活失去了作为理想之境的载体功能,于是诗人便在艺术的想象中建构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便是<桃花源记并诗>.  相似文献   
86.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其政治理想的体现,它向世人描绘了一个带有乌托邦色彩和阶级痕迹的未来理想社会。而中国诗人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诗并记》中也向世人勾勒了心中的"桃花源"。这个带有东方色彩的"理想国"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自由平等,自食其力,幸福安乐的社会。但是这个"桃花源"是虚幻的,不能实现的乌托邦。东西方的"理想国"由于文化、民族传统、地域,甚至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多差异。却也有着相似之处。该论文从作者的个人背景、所处的时代特征、前人思想的熏陶、写作目的、作者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特点、写作的体裁与风格,以及作者思想的局限性等几个方面对这两部著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7.
探访“莽人”部落的神秘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云南东南部的原始森林里,有这样一个十分类似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中土著居民的莽人部落。他们世代靠采摘野果和狩猎为生,有着浓厚的有衣共穿,有食同享的原始共产主义遗风,平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由于很少有人能深入大山腹地对其进行专门探  相似文献   
88.
高慧 《北京纪事》2013,(5):106-107
书画家田野的创作室有个斋号,叫墨宝堂,画室外的小院儿一到春夏满园芳菲:牡丹雍容、紫藤垂挂、樱桃新绿……小院里的一草一木既是田野写意的创作源泉,也是他物我两忘的“桃花源”。  相似文献   
89.
简单的境界     
人生在世,其实最难得的,是能够达到简单的境界。人生本就是一道加减题。中年以前做加法,说到事业与成功,那自然是多多益善;中年以后做减法,将人生的负累降到最低,尤其是人情世故,越简单越好。所以,陶渊明41岁便退出江湖,独在桃花源栖居,让灵魂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是何等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90.
天下之大,美景之多,我们多将特殊的美景形容“世外桃源”。出处是晋时陶渊明撰的《桃花源记》,描述一个与世隔绝,未受战乱破坏的理想社会,后成汉语成语,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可是这种“世外桃源”的美景不但不存在,也不一定适应世界上大多人理想的境界,西班牙有一个古城叫隆达(Ronda),没有《桃花源记》中的美景,却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它诞生于3000年前的古罗马帝国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