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4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84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975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31.
《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之际的人情世风,我们可从中看出魏晋人的爱情态度,即追求平等相待、寻求心灵相通、突破门阀观念。这种爱情观产生的原因是当时女性的觉醒、北方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影响,以及返归自然思想的诱导。  相似文献   
432.
信任是社会交往中影响交往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反应/不反应联想测试(Go/No-Go Association task,GNAT)范式,研究了维族和汉族这两个在新疆人口中比例最高的民族对彼此的信任情况。具体而言,维族和汉族被试依照指导语对民族面孔(维族面孔vs.汉族面孔)和描述信任态度的词语(信任vs.不信任)作按键反应,借此测量出不同民族在本族和异族两个条件下面孔和词语之间的内隐关联强度。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两个民族都表现出对本族的信任和对异族的不信任。相较于维族,汉族更加信任本族。并且,汉族不信任维族的程度高于维族不信任汉族的程度。与其他组间关系(例如黑人和白人,或基督徒和穆斯林)研究对比发现,汉族不信任异族的程度处在较低到中等程度上。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异族不信任程度在新疆不同地区呈现出了区域的特异性。本调查的结果能够为有效地制订民族政策,促进民族间互信团结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433.
民汉合校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地区,根据社区人口的民族构成及其语言的使用状况设立的教育社会设置,因其在同一学校内部的不同班级或系科采用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言为教学语言,而与汉语言授课学校和少数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相区别。民汉合校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434.
本文通过对2014年境外和港台发表的有关藏缅语的韵律与声调、语音重构与语音演化、形态句法及其地理分布、鲜为人知语言或方言的调查研究以及语言谱系与基因之间关系等方面研究论文的分析,了解港台与境外藏缅语研究的学术前沿和研究取向,为我国内地学者介绍方法上和理论上的最新研究动态,进一步推动我国藏缅语的研究。  相似文献   
435.
汉语和彝语支各语言助词的分类及其数量都不同,要对其作全面地比较研究诚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完成的。文章认为彝语"ta33/mu33ta33"往往对应于汉语的"着",于是就产生了对它们进行进一步比较的兴趣。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而且都涉及到动作行为存在的"时间"和"状态(即情貌)",便扩展到了整个彝语支语言的时态助词的比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章对彝语支语言的进一步比较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6.
早期《老子》文本在不断发生演变。从郭店简本到帛书本,《老子》大致处于"自然分章"阶段,但人为分章的因素在不断增强。自景帝立经后,西汉《老子》的篇章进入了人为设计和裁划的阶段。帛书甲本是一个关键性的文本,奠定了其后诸本的基础;从战国中期到汉初,《老子》的主题意识在不断强化,最后在帛书乙本中以"德""道"的篇名完全呈现出来。帛书二本属于成型本,而北大汉简本则属于定型本。汉简本及邻氏、傅氏、徐氏三家本均当为景帝立经本的复抄本。《老子》的立经,与其文本的定型同步展开。在西汉中后期,《老子》进入了子学化的定型阶段,严遵本、刘向本(通行本)即属于所谓子学化的定型本。《老子》的定型,以"天地—阴阳"的宇宙论为基本原理,其章数设计亦有相应的数理法则。刘向本章数设定的依据具体见之于其子刘歆的《三统历》,总章数"81"源自太初历的日法数,上下篇的章数(37对44)则依据中数五六之比而裁定。至于汉简本章数的设定,可能与盖天说有关:总章数"77",源自四七宿(二十八宿)的天文图象;而上下篇章数44和33,则依据"天三地四"说。  相似文献   
437.
张沙沙 《兰州学刊》2014,(10):116-119
魏晋时期,音乐美学突破了儒教美学思想开始独立,其核心范畴“乐象”内涵由秦汉时期的“礼乐”并存、乐附于礼,转为强调个体的情志抒发与领悟。在玄学思想的推进下,由注重外物对心指导转向注重心的感知体悟,这一思想流变恰与“乐象”概念的演进相一致。转变的直接效果便是在音乐美学领域推进了理论思维的逻辑思辨性,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便是当时音乐美学走向成熟化与体系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438.
韩语汉字音,指的是包括韩国在内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域里正在使用的和曾经使用过的"汉字"的"读音"。通过对每个亲属称谓汉字音的来源进行分析,认为韩语亲属称谓中的汉字音有三个层次:上古末期或中古前期、中古和近代。  相似文献   
439.
一般认为民族史的研究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开端。事实上,辛亥革命时期学人已经开始了民族史的研究,它的理论源头是梁启超等提出的"史界革命",以及随之开启的对"新史学"的探索。这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天下-王朝"体系向现代"民族-国家"模式转型在史学上的反映。"新史学"的叙事主体是"民族",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新史学"实践更多地是指向"汉民族",从而引发了汉民族史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宏观建构为特征的,包括汉民族的史前部分、汉民族的起源与构成、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汉民族的兴衰发展等,从而构建了汉民族完整的进化发展的史迹,藉此为现实民族建国服务。与此相应,其他民族的民族史也基本以"新史学"的思维而零星展开。  相似文献   
440.
阮籍作为魏晋时期的名士,他的言行、创作及思想,是魏晋时期多元化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表现,他的作品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因而他与同时代的、不同时代却有相似命运的文人有着共同心声.1994年以来的阮籍诗赋研究,基本延续着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视角多元化,并朝着立体化、层次化的良性势头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