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4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84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975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571.
汉晋南朝时期 ,不同政局下中央政府对隐逸的政策不同 ,多实行征隐 ,或为求贤 ,或为证明统治之合法性 ,或为变易风俗。当征隐不成而施诸威迫时 ,征隐变成反隐。征隐并非文的反隐手段 ,究其实源于统治者对隐逸有复杂的认识。其尊隐心态极其矛盾 ,既希望隐者入仕以尽君臣之道 ,若其不愿入仕又要尽量表示尊崇以示宽宏大量。统治者实行征隐或反隐 ,始终以有助统治为端的 ,并非只尊崇绝对的不参与、不介入的不合作。隐者适度的介入政治是被认可的。东晋南朝时期 ,帝王与隐者间关系不再紧张 ,已不是简单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 ,这与隐逸行为的变质、隐者风范的变化以及统治者自身素质改变等因素有关。隐者多有相当高的才识和德行 ,对于地方文教的发展以及地方秩序的维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政府对隐者的政策以尊崇、表彰为主。若采取威迫方式 ,必然导致民心失所 ,地方混乱。隐者于朝野政治不可或缺 ,而要真正使其发挥功用 ,还需地方长吏充分认识到隐者的社会重要性并从行为上为其生活和实现社会价值创造条件 ,隐者与地方长吏间易结成良好的私人友谊 ,荐隐、岁供羊酒、时加赏赐或为隐者设立学堂等行为 ,都可以引导人们向善向贤 ,达到变风化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2.
同是一部《庄子》 ,向秀与嵇康有着不同的解读。向秀是面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他试图协调个体与社会、自然与名教的尖锐矛盾 ,在“人间世”里为乱世士人寻找一条安顿心灵和生命的道路。嵇康则是贴近个体生命的诠释 ,他试图通过开掘精神世界的空间 ,于现实社会之上营造自由的人生意境和精神家园 ,进入其中作“逍遥游”。前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 ,后者是个体觉醒的必然。两种不同的认识共同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573.
魏晋时期,汉语语音由上古音向《切韵》音的转折,对诗文创作追求“同声相应”、“异音相从”的声韵效果,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曹植等开风气于先,陆机、潘岳等继之于后,魏晋作家在诗、赋用韵方式上多有探索,不但重视诗、赋用韵表情达意的文体功能同异,也重视诗、赋用韵与文体结构的关系。这种有益探索,深刻影响了齐永明年间沈约、周颙等人倡“四声八病”之说,提出“声律说”,使律化成为诗、赋创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7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其中成绩最突出的是关于诗歌发展外因的探索。研究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宗教、学术、民俗等各种角度,将影响诗歌发展的种种因素发掘出来。这是从上世纪初到现在,一百年来古代诗歌研究所走的一条重要路径。而且这条路越走越宽,从开始时简单地引证史料,粗略地列举历史现象和诗歌文本对应,到逐渐深入地钻研史料,从文学研究的独特角度,对人们常见的历史现象重新审视,找到能够切实地揭示诗歌发展规律的客观原因。这一研究的趋势从总体来看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就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诗歌的研究而言,可以说,各种角度几乎都已经被注意到了,而且也都作了深度不同的开掘。所以近几年来,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开始出现一种总结性的趋势: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片段的零散的成果集中起来,加以系统化,在一个较长的时段里讨论某一种历史现象与文学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一个清理过程,在辨析和吸取已有成果的同时,发现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因而是一种较常见的博士论文选题的路子。可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被学者们所乐意选用。  相似文献   
575.
就如何实现高校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民族性这一问题,以凉山高校彝汉双语“一类模式”民族预科为例,针对彝汉双语“一 类模式”,联系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地域性、民族特色以及语文教学实际,从增加民族文学经典、融入民族文学史、加强民族语 写作三个方面,初步探讨语文课程民族性的实现路径,以有助于实现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基础知识扎实、民族文化自信的合格 预科学生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76.
从整体上看,日语辞典中ラ行词条在语种构成上、数量比例上、音韵变化过程上,以及和语词的音节结构、规则上都与ア、カ、サ、タ等其它各行的词条的性格不同:ラ行词条数量少;至今没有和语词(日本固有词);只有汉语和外来语词;而且现有的ラ行词都是平安时代和之后传入日本的。针对这些特点,考察其形成及变化的背景,应用同化原理和忠实性原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通过信息资料、例词及数据,可以论证"ラ行音不能置于和语词头"之规则的成立。  相似文献   
577.
578.
龙丹 《云梦学刊》2007,28(3):142-144
“颈”作为身体词,是语言中最核心的词之一。魏晋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表明,魏晋“颈”语义场共有7个成员:颈、项、领、胫、咽、喉、嗌,代表词为“颈”。这7个成员又可分为两个子义场:一为颈、领、项、胫;二为咽、喉、嗌。  相似文献   
579.
新疆民汉语文翻译研究中心于2011年11月获批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下设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翻译教学研究和现代翻译技术研究,是一个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社会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580.
文章对《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中的七首汉诗进行了诗歌格律、思想内容、文化语境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越南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即越南汉诗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民间倾向”.这一研究弥补了“正史加名家”的模式之不足,充分体现了越南汉诗的全貌及其丰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