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759篇
劳动科学   81篇
民族学   91篇
人才学   152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767篇
理论方法论   272篇
综合类   1751篇
社会学   465篇
统计学   11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697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严复对中国的道家思想比较关注。他认为《老子》《庄子》与近代西方的科学知识有相通之处;而且其中亦含有西方的民主与自由观念。文章以为,严复对道家思想的误解不是他的学术能力之不足所致,而是他的社会政治理想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2.
近代留美生和留日生是近代中国留学生中的主力,他们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留学走向的不同,也造成了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作用的主要领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留美生侧重于科技领域,留日生侧重于政治领域。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留学背景的不同以及留学生对留学所在国的观感不同。  相似文献   
33.
在英译汉训练中,加强英文单词的辨析和理解,提高英语语法的分析能力是表达原作内容的基础;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掌握常用翻译技巧,提高汉语水平能使译文忠实通顺.  相似文献   
34.
《论语义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既关乎六朝经学、学术的诸多情况,又与该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以及梁代的文教政策等密切相联。对之加以探讨,兼具学术史、思想史等多方面价值。  相似文献   
35.
会计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而非一种当然存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会计系统有其特定的框架构造,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会计系统规则便呈现出一定的不协调性.  相似文献   
36.
文艺复兴与天主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代表天主教之间 ,由于社会现实的巨大变化和诸多的文化因素 ,不仅有对立和抗争 ,而且有传承乃至合作 ,不仅有变异而且有遗传 ,不仅有本质差别 ,而且有血脉相连  相似文献   
37.
英语阅读效率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始终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很多学生虽然有相当的词汇量和语法功底,却仍对阅读感到力不从心,这常常表现为认识词语、懂得结构,却不解其意.因此,阅读行为本身并不完全等同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对阅读效率有影响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有利于广大英语爱好者和学习者能自觉地克服不利因素,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38.
乐毅《报燕惠王书》和诸葛亮《出师表》,都是在国家处于危难时刻,上书给后主的。因作者经历与写作背景的相似性,文体与上书对象的共同性,两篇文章表现出了惊人相似的情感;又因写作目的及作者的身份、处境的不同,二文在选材重点及语言风格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39.
在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政治格局形成之时 ,有两个申国存在 :一为西申 ,即申侯之国 ,地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北 ;一为南申 ,即申伯之国 ,地在今河南省唐河县以南。《国语》谓周幽王太子宜臼被废之后所奔之“申” ,即《竹书纪年》之“西申”。南申都邑为楚所攻灭后东迁至信阳 ,后人谓之曰东申。骊山之戎即骊戎而非申骊与晋申 ,周宣王所伐之“申戎”为姜戎之别种而非西申  相似文献   
40.
“同居”即非婚姻的两性关系。在《婚姻法》中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也只是解释为“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样的法律概念中似乎未点明多少与性和非婚背景的内容。然而在历史文化的变迁中,同居却被赋予了特定的隐含意义,一度让人们讳莫如深,谈“同居”色变。但早在1999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新欣预测:21世纪中国单身不婚者增多,试婚有可能增多,同居数量有可能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