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0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180篇
管理学   1860篇
劳动科学   296篇
民族学   230篇
人才学   284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5782篇
理论方法论   1073篇
综合类   10731篇
社会学   1266篇
统计学   17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624篇
  2014年   1278篇
  2013年   1176篇
  2012年   1326篇
  2011年   1584篇
  2010年   1526篇
  2009年   1525篇
  2008年   1865篇
  2007年   1428篇
  2006年   1241篇
  2005年   1233篇
  2004年   1114篇
  2003年   956篇
  2002年   792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在关于"自然法"的中西方法律思想比较研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是中国古代有无"自然法"问题.大部分学者均同意梁启超提出的"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的自然法"观点以及将老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的"法自然"、"法天"、"无为"、"天命"、"天理"等思想一概称之为"自然法"思想.而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参加该问题研究的学者的范围比较狭窄、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缺乏对该问题系统、深入的论述和研究以及研究的范式和角度比较单一等.  相似文献   
992.
刘晓岚 《云梦学刊》2008,29(3):81-83
法官裁量权问题是司法制度的核心,也是法理学的一项基本研究课题.法官裁量权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也是客观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正视法官裁量权的重要价值.法官在行使裁量权时应遵循法律精神的原则、实现个案公正与普遍公正的平衡原则、兼顾维护法律的确定性与法律的流变性原则、独立自由裁量与内在(自我)约束原则和在法律规则的范围内裁量的原则.  相似文献   
993.
梁洁 《学术探索》2008,(1):68-71
习惯作为国际人道法的主要渊源之一,是国家行为的准则和司法机构判案的依据。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习惯国际人道法》对这一渊源进行了全面研究和系统归纳,是该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但就性质而言,它属学术成果,不具法律拘束力。研究报告试图建立一套对任何类型武装冲突均适用的习惯国际人道法规则的意图是不现实的;它在确立某些习惯法规则时论证不够充分;对国际人权法判例的运用也并不总是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994.
基于财政立宪主义的理念,公共财政预算较之传统的国家预算、政府预算、公共预算和财政预算等名称更能准确地揭示出制度意义上预算本身的法律内涵。关于公共财政预算的法律性质,国际上存在着法律说、行政说和折中说等的争论,法律说应该是终结的取向。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的应然法律性质应该定位为一种特殊的法律。  相似文献   
995.
强化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应树立食品安全法治理念,提高食品安全法律的系统综合协调性,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应把食品的生产安全、经营安全、结果安全、过程安全、现实安全、未来安全等方面,全部纳入法律规制范围,确保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的蓬勃兴起,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但是一直以来,学术批评似乎一直都只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事,与学术界之外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并不多,尤其与法律特别是诉讼可以说是“参商不相见”。虽然以前也已经发生过学者之间因为发表批评文章而引起的名誉权侵权诉讼(影响较大的如余秋雨诉古远清案等),但由于当时学术批评尚未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97.
“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传统之一,但这仅仅是就体例来说的。如果论及法律体系,中华法系不但有刑法部门和民法部门的分别,而且还形成了一套与封建政治制度和自然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各法律部门(有些尚不能称其为部门法)。这当然是一个结论,但更为重要的,本文希望为研究古代法律体系及部门法提供一种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998.
清末民初的法律教育是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新型的法律教育承袭了中国封建社会已有的法律文化和法制思想.继受了近代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教育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法律教育的政策制定,它们是整个法律教育的行动指针:一方面直接以高度概括的方式体现了特定时期法律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主导思想:另一方面又旗帜鲜明地昭示了特定阶段法律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取向。  相似文献   
999.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法律保障现状及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霍尔果斯口岸的相关条例,成立“合作中心”管理委员会;建立一个共同管理或协调的机构,对“合作中心”区内的交易活动进行管理;为解决“合作中心”双方的贸易纠纷,中哈双方应共同组建相应的仲裁委员会;中哈双方共建“合作中心”官方网站;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理论与实务研究,为区域经济合作实践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陈任 《人文杂志》2008,(2):68-77
在传统相对性原则的要求下,第三人不能享受合同上的债的权利和诉讼的权利.但是,司法实践表明第三人参与到合同关系中的案例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第三人在合同中的地位和权利问题成为世界合同法领域令人关注的问题.固守相对性原则从而导致合同纠纷的处理不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平原则,是很多国家司法机关遇到的难题,也成为众多理论研究者和法律实践者批判的对象.作者认为,具体制度如何设定,首先取决于合同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建立合理的受益第三人制度,旨在通过保护当事人在合同中的意思表示,来保证当事人在公平的交易中获得各自的期待利益,这恰好体现了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