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80篇 |
免费 | 357篇 |
国内免费 | 1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60篇 |
劳动科学 | 46篇 |
民族学 | 196篇 |
人才学 | 141篇 |
人口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4255篇 |
理论方法论 | 770篇 |
综合类 | 7114篇 |
社会学 | 585篇 |
统计学 | 6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20篇 |
2023年 | 462篇 |
2022年 | 467篇 |
2021年 | 556篇 |
2020年 | 461篇 |
2019年 | 469篇 |
2018年 | 175篇 |
2017年 | 286篇 |
2016年 | 387篇 |
2015年 | 683篇 |
2014年 | 922篇 |
2013年 | 707篇 |
2012年 | 715篇 |
2011年 | 765篇 |
2010年 | 772篇 |
2009年 | 739篇 |
2008年 | 872篇 |
2007年 | 742篇 |
2006年 | 632篇 |
2005年 | 663篇 |
2004年 | 541篇 |
2003年 | 470篇 |
2002年 | 432篇 |
2001年 | 410篇 |
2000年 | 238篇 |
1999年 | 135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法制宣传教育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针对性不够,难以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只有努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42.
43.
陈传琴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4):156-15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现成的经验,深入反思我国传统的"礼治"思想,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探索,为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礼治思想的反思,分析礼治与法治之关系、优劣及相互之借鉴,探索建设和谐社会之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4.
周秀金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5)
民主与法治作为政治文明的两个主要方面,是现代国家共同追求的主流价值,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仅仅相互影响,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张力.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法治和民主的历史渊源,从而理清两者的关系,联系我国政治的发展现状,为我国的民主政治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王胜艳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5)
性别和语言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做了大量研究证明两性在语言习得,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异,进而阐述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以语言学权威学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依据,对两性在话语风格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话语风格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有效的交流.只有了解两性在言语交流方面的差异人们才能在社会交往中避免交际失误,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6.
法律移植制度既是法律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法,又是在我国法制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本文试图对我国当前的法律移植制度中的要点做一些分析总结,并对其中出现的错误的倾向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7.
张霞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4)
话语再现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语现象,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学术语篇中引用的可靠性无不有赖于对话语的真实再现.语料库方法是揭示语言实际使用规律的强劲工具,两者的结合无疑为话语再现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考察了再现话语的不同语言手段,包括前语料库时代的体系及语料库实证支持的体系,审视了话语再现的不同方式如何影响再现话语与原话语及当前话语的关系,并提出这项研究对语篇理解及语言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8.
从历史上看 ,中国不存在法治 ;我们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历 ,形成了按党的政策办事的习惯 ,我们党还比较缺乏系统的法治理论基础 ;我们党在政权组织建设上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 70年代以来 ,国家管理开始了从主要依靠政策办事到主要依靠法律办事的转变 ,公民权利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增强 ,干部管理制度有了改进 ,加强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力度。建议深入进行法治理论的探讨 ,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9.
结社活动的深层历史底蕴及其对民主法治的结构性支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社作为人们自主联合的集体活动形式。构筑了政治国家回归市民社会的重要桥 梁,展现着人类自由自主活动的发展趋势。它能够有效制约国家权力。保护个体权利.实现社会自 律并使民主与法治的价值合法性得以确认和弘扬。因此成为横亘在国家与社会、权力与权利之间 的缓冲带。从而为民主与法治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重要结构性支撑。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结 社活动尚未发挥其应有功能.故而规制结社行为.保障结社自由权利和制止非法结社活动。就成为 推进民主与法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杨亚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
在法治的含义中,最重要的是治国之法自身符合法治精神、原则和要求,即治国之法不能是任意的一种法律,而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因为这是法治的特有要求,是法治得以实现的保障,是实施法律强制的道义基础。从民主和法治的观点看,治国之法制定得良好与否,最终的权威的评阶主体不应是国家机关、堂权者和特殊人物,而应是构成社会主体部分的公民。公民了解了法律,便使外在的法律规定内化为主体的知识,实现了主体对法律规定的认同,为普遍守法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基础。为把法治建设顺利推向前进,在治国之法建设方面,需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