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5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55篇
管理学   2094篇
劳动科学   82篇
民族学   420篇
人才学   195篇
人口学   204篇
丛书文集   3338篇
理论方法论   620篇
综合类   5994篇
社会学   841篇
统计学   1136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468篇
  2014年   1103篇
  2013年   864篇
  2012年   1045篇
  2011年   992篇
  2010年   1094篇
  2009年   1064篇
  2008年   1115篇
  2007年   917篇
  2006年   781篇
  2005年   719篇
  2004年   576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选取1992—2022年CNKI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收录的366篇以“三线建设”和35篇以“小三线建设”为主题的文献样本,运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以定量与定性研究、知识图谱与口述采访等相结合的方式,动态反映了我国三线建设研究文献的基本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动向。研究发现:第一,三线建设研究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和全面发展期,逐渐成为中国当代史的热门领域;核心作者之间合作密切,尤其是已形成小三线研究的成熟团队;研究机构与主要发文期刊的分布都呈现出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原大小三线重点地区优先发展的区域特色。第二,论题扩大化、视野更新化、研究方法多样化等是目前三线建设研究的鲜明学术特征,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第三,三线建设研究在宏观上的突破、中观上的拓宽和微观上的纵深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薄弱环节。由此可见,未来三线建设研究虽前景广阔,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2.
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构建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分析2014—2020年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差异来源及其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增长,其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而受制于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其空间格局呈现出东部地区高速发展、中部地区发展“塌陷”和西部地区快速追赶态势。(2)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但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有所上升。具体来看,区域间差异主要源于中西部与东部的差异,区域内差异主要源于居高不下的东部地区内部差异。(3)核密度估计显示,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离散程度有所扩大,多极分化特征持续显现。  相似文献   
73.
7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推进发展成果的可知、可感、可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文章在测度我国地级市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先探讨了共同富裕水平的动态特征,后利用2011—2019年我国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区域异质性与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1)核密度分析可知,全国及七大区域的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2)基准回归分析可知,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并且其子指标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依然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3)区域异质性分析可知,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仅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以及西南地区显著。(4)门槛效应分析可知,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主要体现在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以及华北地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得出继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5.
阿尔泰区域是中国同近邻国家开展次区域合作的典型案例之一,推进阿尔泰区域经贸合作对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阿尔泰区域经贸合作进行SWOT分析,基于现实基础提出“一心三翼”合作模式的发展路径设计,“一心”即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展多领域合作项目,“三翼”即开发产业园区实现各国边境优势叠加与互补效应、打造特色小镇发展商圈集群和搭建大数据平台形成信息畅通机制。基于阿尔泰区域“一心三翼”合作模式,阐释推进经贸合作带来的经济、社会、辐射、文化与生态效应,并针对劣势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刘盛和  蒋芳  张擎 《人口研究》2007,31(3):7-19
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极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文章根据多元数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特征,剖析了其形成因素;对我国未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7.
基于我国31个省(市、区)相关数据,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平台建设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构建区域数字化发展指标,探究区域数字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区域数字化发展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数字平台建设的加强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绩效;(2)数字金融越发达的地区,区域数字化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越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拓宽区域数字化的研究视野,丰富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78.
79.
钟文  郑明贵  钟昌标 《阅江学刊》2022,(6):159-166+172
数字经济的兴起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契机。基于2003—2020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溢出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抑制区域发展差距,空间溢出在数字经济影响区域发展差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传导作用。我国应该持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80.
张振波 《阅江学刊》2022,(5):127-138+175
用于描叙经济收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伊斯特林悖论假说,在生态环境领域愈益显现出其内涵的现实映射:虽然微观上个体民众的确会对环境质量改善展现出更高满意度,但宏观层面上环境更优区域内的公众环境获得感并不必然高于环境较差区域。本研究基于城市内空气质量区域差异及其所造成的公众环境获得感落差,剖析环境相对剥夺效应对公众环境满意度的影响,从而验证环境伊斯特林悖论的存在性并解析其生成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公众环境满意度对空气污染具有高度敏感性,但同时空气质量的区域差异也愈发成为影响公众环境获得感的重要因素,且会放大空气污染对环境满意度的负面效应。机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发现,环境区域差异的相对剥夺效应会挫伤公众环保参与的积极性,并催生更多邻避思维;低收入人群、低教育水平群体等社会脆弱群体受到环境相对剥夺效应的影响程度更高。本研究验证了环境伊斯特林悖论的存在性,并提出环境相对剥夺效应是导致区域环境质量与整体环境满意度之间呈现非一致性关系的诱因。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合理优化区域内产业与功能布局,重点关注高污染区域的环境有效治理,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公众环境获得感的整体改善与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