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37篇 |
免费 | 119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60篇 |
劳动科学 | 12篇 |
民族学 | 6篇 |
人才学 | 21篇 |
人口学 | 55篇 |
丛书文集 | 344篇 |
理论方法论 | 50篇 |
综合类 | 1155篇 |
社会学 | 89篇 |
统计学 | 7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80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02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197篇 |
2012年 | 232篇 |
2011年 | 245篇 |
2010年 | 218篇 |
2009年 | 198篇 |
2008年 | 215篇 |
2007年 | 162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本文报告一种金融时间序列预测的信号分析、信息融合与智能计算组合模型,简称FEPA,由针对金融时间序列(FTS)信号分析的经验模态分解(EMD)、用于数据降维的主成分分析(PCA)和用于非线性建模的人工神经网络(ANN)三部分组成。该模型首先应用滑动窗口截取原始金融时间序列最近期数据集,应用EMD分解算法把数据集分解成不同尺度的本征模态函数(IMF),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分解后的数据降维,提取最有信息量的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神经网络进行组合预测。本文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FEPA是基于分解-提优-合成的信息融合思想,有效提高了预测可靠性。其创新点在于:1)首次给出了EMD算法的结构化表达,提供了今后融合更多信息的算法接口;2)通过多步长预测输出深入研究EMD分解的有效信息结构;3)通过切换到更细时间框架来处理EMD的端点效应,并探索了两级时间框架下的预测效果;4)给出了金融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的一般性架构,具有可升级性和可扩展性。并且通过滑动窗口EMD使得实证更能切近实际。通过在沪深300股指和澳大利亚股指上的实证,结果表明FEPA预测模型在沪深300股指日线和15分钟线上的预测命中率高达78%和82%,在澳大利亚股指日线上也达到了74%的命中率,经比较,明显高于文献中常见的5种模型。 相似文献
83.
在瞬时波动率的各种估计量中,非参数估计量因其能准确地度量瞬时波动率,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然而,这类估计量在实际应用中都面临着最优窗宽的确定问题。由于最优窗宽中往往携带一些难以估计的未知参数,使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确定最优窗宽的具体数值存在困难。本文以瞬时波动率的核估计量为例,借鉴非参数回归分析中窗宽选择的思想,构建了一种能从数据中准确计算出最优窗宽具体值的算法。理论的分析和数值上的验证表明:文中所构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收敛速度。算法的提出为瞬时波动率的后续应用研究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由于中美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中美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互激效应明显增强。本文考虑中美股市时差和法定节假日差异等因素,运用标值Hawkes过程对2006-2017年CSI300和S&P500大幅波动收益率数据进行建模,结果表明:(1)中美股市大幅波动互激效应存在不对称性,美股市场大幅波动对中国股市的互激效应更强;(2)中美股市大幅波动的幅度对互激效应不存在显著影响;(3)中美股票市场对于大幅波动互激效应的消化速度存在差异,中国股票市场消化美股大幅波动互激效应的速度较快。本研究对金融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5.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冲工具,股指期货在2015年经历了一轮极端牛熊市。在股指异常波动阴影下,研究股指期货尾部风险的测量方法,对风险管理与资产配置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传统风险测量方法通常利用低频波动率构建尾部风险VaR和ES估计量,但高频波动率比低频波动率蕴含更多信息且计算效率更高,利用高频波动率建立高效的尾部风险测量方法成为研究趋势。
基于条件极值理论和新型高频波动率,构建RV-EVT框架的股指期货尾部风险测量方法。阐述已实现波动率衍生的跳跃、好坏波动和符号跳跃理论;为提高波动率估计精度,利用已实现核修正CPR跳跃检验、好坏波动和符号跳跃;考虑跳跃、好坏波动和符号跳跃建立4组对数形式的HAR类波动预测模型。在极值理论框架中嵌入HAR类模型预测波动率,构建两步法的RV-EVT尾部风险测量方法;根据样本外滚动预测评估股指期货尾部风险测量水平,采用无条件覆盖和自枚举检验对VaR和ES进行回测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波动率的样本外滚动预测显示,HAR波动预测框架下好坏波动分解优于连续跳跃波动分解,好坏波动衍生出的正负符号跳跃具有极为突出的波动预测能力;回测分析检验结果显著,尾部超出数接近理论预期,表明RV-EVT尾部风险测量方法有效;HAR-RV-RS和HAR-RV-SJd模型的尾部风险测量表现最佳;ES模型比;VaR模型具有更优的尾部风险测量水平,特别是在高风险状态下ES模型能弥补VaR模型失控的缺陷;通过量化交易资金管理研究,揭示尾部风险测量方法的应用价值。
建立了高频波动率与风险管理的桥梁,为金融资产尾部风险度量提供了有效方法,对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上证50ETF期权上市至今,中国期权市场表现出很多与美国市场显著不同的特征,由此引申出关于美国的经验是否适用于中国、中国期权市场定价是否有效的争论。
基于2015年4月16日至2017年12月29日的中国上证50ETF期权数据和美国S&P500期权数据,以股指收益率与波动率的相关系数以及股指收益率的历史分布为工具,从整体特征和横截面特征两个维度,研究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以使用期权市场数据计算得到的隐含波动率数据、波动率微笑和实际波动率数据、0Delta组合的超额收益为工具,研究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实际关系;针对上述理论关系和实际关系进行中美比较。由于理论关系研究中未使用期权数据,因此通过比较上述两个维度下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的差异,可以对中国期权市场的绝对定价效率和相对定价效率进行探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特征上,美国期权市场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相符,美国期权市场在绝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有效;中国市场,尤其是牛市样本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不相符,中国期权市场在绝对定价效率维度上被高估。在横截面特征上,美国期权市场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相符,美国期权市场在相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有效;中国市场,尤其是牛市样本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不相符,中国期权市场在相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无效,低行权价的期权被低估、高行权价的期权被高估。在上述两个特征的研究中,相应构造的0Delta组合(策略)同样支持上述结论。
通过中美两国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的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的市场状况存在差异,在中国期权市场上的研究和交易不能简单照搬美国经验,要仔细研究和利用中国市场的当前特征。监管层也应完善中国股票和期权市场制度,降低期权交易成本,实行股票现货交易(t+0)制度,完善股票现货做空机制,以使套利机制可以正常发挥作用,改善当前上证50ETF期权市场被高估的现象,使期权的保险功能正常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7.
88.
我国货币、价格、真实部门之间的信息传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通过5个宏观经济变量实证研究1999年1月 ̄2005年6月间中国货币、价格和真实部门间的信息传导。协整VAR分析及其相关的假设检验表明样本期内中国的5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定向非循环图解法原理(DAGP)技术和多元动态因果检验揭示了中国5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联接,从而得出了一些有关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动态因果关系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89.
90.
本文发现预期市场波动和投资者情绪有助于解释基金动态流动性偏好,可能被基金经理作为动态流动性管理的混合信号指标。使用2006-2018年中国市场的共同基金样本实证检验发现,在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升高时,噪声交易者风险能够显著影响共同基金的赎回压力,具体表现为,在市场波动时期,前期积极的投资者情绪将进一步加重基金的资金外流。基于此,基金经理可能根据预期市场波动和本期投资者情绪这两个信号指标来动态调整流动性偏好。实证检验显示,共同基金的流动性偏好与市场预期波动及当期投资者情绪正相关,共同基金采取以预期市场波动和投资者情绪为混合信号的动态流动性偏好有助于改善基金业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