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根据现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当前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持和扩张总需求,在政策措施上,应考虑适用汇率政策.本文通过在现有几种汇率制度对现阶段我国是否适用的分析,得出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对现阶段我国适用.  相似文献   
82.
人民币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但实际运作并未真正实现管理浮动。其原因在于银行结售汇制和外汇银行周转头寸限额管理的外汇制度 ,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汇率制度安排及实行稳定的汇率政策。我国以目前这种名义上管理浮动 ,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参与国际竞争不符合 WTO的要求 ,因此应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外汇市场 ,改革汇率制定方法 ,建立适应 WTO要求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83.
论语     
"中国人现在成了世界上最急躁、最没有耐性的地球人。"——近段时间,中国的一系列社会焦点事件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眼中,中国人做事要名利双收,理财最好能一夜暴富,已经变得没有从前的耐性。"如果中国可从美国债务上限危机中吸取任何教训,那就是中国必须停止实施导致外汇储备继续扩大的政策。"——央行前货币政策委员余永定在《金融时报》撰文称,中国应尽快允许人民币"自由浮动",以阻止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膨胀,并避免对其美元投资造成"毁灭性"损失。  相似文献   
84.
利率市场化是过去几年、并将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主线之一。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建立起以供求为基础的利率市场化决定机制,进而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逐步实现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同程度的利率市场化,其要求的条件并不完全相同。利率市场化越深入,其对配套改革的要求就越严格。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实现,既是资金市场运行环境的真实转变,也是伴随利率市场化逐步成熟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5.
文章首先提出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条件,指出我国现行利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选择、切入点、总体思路及相关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86.
《江西社会科学》2015,(6):153-159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行政法规缺失、司法能力不足,不宜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来决定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应由国家统一制定利率上限,也即我国宜采用法定上限模式。该上限应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人民银行联合定期制定,发布"固定但变动"的利率上限。这一固定但变动的利率上限模式与国际做法相接轨,兼顾稳定与效率,契合当下的司法现状,为我国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最佳规制模式。  相似文献   
87.
张原  薛青梅 《统计与决策》2016,(11):154-157
文章选取我国1993-2015年间利率市场化宏观数据,首次构建欧拉数指数函数测算利率浮动幅度指数,同时结合利率决定自主化指数与实际利率指数三项指标综合评价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总体进程,研究发现截止2015年上半年,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为69.69%.表明利率市场化在政策改革角度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其在经济市场的积极传导效应上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8.
胡锦涛主席近日访美,对人民币汇率和中美贸易失衡等问题做出了适当的澄清。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次长布雷纳德的转述,中方确认了将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承诺,并放弃了汇率基本稳定在均衡汇率水平的措辞。这一表述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欢迎。  相似文献   
89.
论我国自然资源物权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物权体系,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在我国,针对现存自然资源物权体系的缺陷,应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分别构建土地资源物权体系和与其他自然资源物权体系,重点构建其用益物权体系,土地资源物用益物权体系包括地上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其他自然资源物权用益物权体系的建构应借鉴浮动担保之浮动性,对于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建立浮动自然资源用益权。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