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88篇
社会学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13年4月20日上午,"中国周边国家海权战略态势"研讨会在上海政法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政法学院海权战略与国防政策研究所主办。来自江苏省社科联、海军指挥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观察》杂志社、《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学术界》杂志社、新华社、《解放日报》、《新民周刊》等单位的学者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2.
19世纪以来,备受西方政治家、军事家所推崇的马汉海权战略思想,是建立在以海外贸易和海上力量相互结合为特征的“地中海模式”基础之上的.这种“剑与火”的海权战略一直影响着欧、美洲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国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海权意识或海洋意识,是一种与西方海权思想迥然不同的“郑和模式”.这种模式的“文明海权”是建立在不以侵占他国领土和权益的友好交往,以传播中华文明和追求国际和平秩序为价值目标基础之上的.故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国海权战略思维嬗变的历史回应,也是中国现代海权之嚆矢,而且应成为世界现代海权构建中的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43.
怀着满腹的惆怅和迷茫,走进军委扩大会议会场1959年8月16日清晨,海军航空兵的一架里-2运输机从北京向着北国江城哈尔滨飞去,搭乘这架飞机的是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他准备花上几天时间,为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设计建造组织技术  相似文献   
44.
军事翻译是一个长期被翻译学界忽视的领域。鉴于风格在军事译著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语料库,探讨不同军事译者的翻译风格。文章选取海权理论家马汉名著《海军战略》的两个译本,即民国时期的玄楼译本和当代的蔡鸿幹译本,自建双语平行对比语料库,分析类符/形符比、高频词、平均句长等参数,发现两位译者的风格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译者身份、目标读者、目标语的历时风格以及意识形态等。文章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军事翻译的风格并考察其成因。  相似文献   
45.
群像扫描     
《华人时刊》2011,(3):26-27
华裔擢升马来西亚海军首位华裔少将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马来西亚海军最近擢升首位华裔海军少将陈永成,成为国家首位华裔海军少将,也成为海军建军77年来第一位华裔海军少将。陈永成在海军高官的见证下,戴上海军少将的"二星军衔"。海军司令阿都阿兹上将,2011年2月10日早主持"2011年度晋升军衔"仪式,陈永成在海军高官的见证下,戴上海军少将的"二星军衔"。陈永成现为武装部队国防学院院长,他在2005年被晋升为海军准将,成为海军首位准将,掌管海军教育  相似文献   
46.
游宇明 《领导文萃》2013,(14):42-44
甲午战争永远是咱们这个民族内心的一种隐痛。对清王朝战败的原因,知识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说是由于慈禧挪用海军建设经费,导致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战舰被日本人买走;有人说是清王朝海军将领现场指挥失误,本来应该极力攻击对方的运兵船,  相似文献   
47.
中法战争期间,许景澄即上书筹言海防,得朝廷采纳。在两次出使外洋时,他曾主持勘验"定远"、"镇远"、"济远"和订购"经远"、"来远"等舰船,以及购买枪弹,为清朝海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他还潜心研究各国海军,编译《外国师船图表》供国内参考,并上疏条陈海军应办事宜,提出加强大沽口防卫及在胶州湾建设海军基地等具体主张,为创建我国近代海军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8.
试论郑观应的海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的海防思想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产生的。他主张建立近代化海军,实行海陆配合、外洋与海口并重、分区设防、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并强调要依靠群众加强海防。这一思想突破了重陆轻海、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体现了一种进步的国防观。  相似文献   
49.
托马斯·杰斐逊的近海防御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托马斯·杰斐逊的防御性海军政策在美国历史上存在较大争议,他任内裁减海军,建造小炮艇,建设近海防御体系.杰斐逊之所以采取这种低调的海军政策,主要因为他更关心国内建设,保证军队对现任政府忠诚,避免与大国相争,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美国经济和外交的需要,但更多的是对贸易和国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0.
本文论述了晚清广东海防教育发生、发展的情况,认为晚清广东的海防教育虽然已开始起步,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近代广东海防地位下降、多数主粤官员对海防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漠视等原因,海防教育规模甚小,质量不高,这与广东作为海防大省的战略地位很不相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