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清朝末年,东西方列强频频非法勘测中国南海诸岛,侵扰中国海疆国土.在维护海权的斗争中,晚清政府多次进行主权宣示,收回东沙岛主权,并提出水界区、海洋渔业区等观念,为维护海洋国土主权做出一定程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2.
103.
胡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3):123-128,F0003
中国航母从试航到入列,美国、日本和韩国多表示出担忧和戒心。它们密切关注中国航母的用途和部署情况,并存在优先考虑军事选项加以应对的迹象。中国拥有航母后,将有助于改善自身在西太平洋海权格局中的不利地位,但同时也可能刺激美、日采取更强硬的对华海洋政策,中国航母效应的完全显现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04.
越南海权战略建基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亚太军事安全战略调整的契机,通过调整国家军事安全战略,把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构筑一体两翼防御体系;军事战略方面东面南海反介入(Anti-access strategy),西南控扼马六甲威胁海上战略通道;外交战略方面积极开展多边平衡外交,构建南海利益共同体;立足于《联合国海洋法》等国际法基础,在联合国框架下构建南海多边治理结构.越南海权战略的构建将进一步挑战中国南海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威胁中国南海海洋战略通道安全,加剧中国海洋战略环境的紧张态势,进而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目标的实现,遏制中国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05.
刘新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4):1-6
现代海权认为,国家海权就是国家的系统的海洋能力,即利用海洋汲取财富的能力、控制海洋的能力和由海向陆的能力。历史表明,国家海洋能力的强弱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国家发展、获得和维持海权需要一系列的战略资源的有效的结合。由于国际海洋战略环境的变迁以及海岛国际法律地位的演进,海岛在国家发展海权的战略中起着其他战略资源无法替代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二战为美国海权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新的空间.参战前,通过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美国为直接卷入战争做了相关海权战略准备.参战后,坚持“欧洲第一”的“猎犬计划”战略,美国与德、日成功开展海权争夺战.二战结束时,美国从海权强国成功转变为世界海权霸主.美国海权霸主地位确立的过程,也是当时美、日两大海权强国激烈较量的过程.对于中日钓鱼岛争端,有关国家应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07.
李德元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3-50
中国传统海疆观念是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的反映,具有弛张更替、强干弱枝、守土防御等特质."天地君亲师","安内攘外"、"重陆轻海","和柔四夷"、"以夷制夷"等传统疆国观念是其产生与发展的渊源.这些传统海疆观念缺乏对海疆观念整体性的把握,延缓与桎梏了中国海洋社会经济的整体成长,加大了民族间的隔阂,不利于民族间平等交往. 相似文献
108.
中国海权现状分析及破解海权困境的战略思考——基于国家安全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权”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我民族“海权”意识觉醒并逐渐发展。基于国家安全的视角分析,我国海权现状面临极大困境。而突破此困境,行之有效的办法除了依据国际法进行维护我国自身合法海洋权益的斗争之外,便是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并建设一支具有实战能力的远洋海上军事力量且使二者形成良性互动、互哺。 相似文献
109.
刘兴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5-73
中国拥有广阔海疆,历来就是海洋国家。先秦早有相关活动,沿海一些诸侯国已经具有海权意识之萌芽。秦汉率先确定包括南海在内之海疆,并进行管理巡视。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积极推动海上发现,提倡航海事业。西汉以来开辟之"海上丝绸之路",经唐、宋、元历代继承并发扬光大,对外贸易与造船业等均居世界领先地位。明初郑和七次下西洋发展至巅峰,揭开15世纪之"世界航海世纪"之序幕。惜乎明清海禁,致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海上强国,乃有近代饱受欺凌之痛。但是中国仍旧拥有包括南海诸岛在内之神圣主权,不容外人轻易觊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