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英国在1688~1815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一个一般的民族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强国、海上霸主、殖民帝国,究其原因,海军与海权对英国这一阶段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英国历届政府坚持把赢得制海权作为战略目标,把海权与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三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成为英帝国强大、繁荣的重要基石,也是英国在同西班牙、荷兰、法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从世界主要海权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和俄罗斯的海运航线战略入手,分析各国海运航线战略的总体趋势,分别为坚持以海权建设为总领,更加关注海洋经济的重要性,积极关注海洋科技的关键环节和逐步强调前瞻性的新航线问题。分析国家海运航线战略对海洋建设的影响,包括助力海权建设、海洋经济建设和稳固海洋新格局地位。指出各国海运航线战略对中国海洋建设的启示为重视海运航线与海权建设的联系,强化海运航线与经济贸易的互动,将海运航线的科技因素作为关键,积极研究北极航线等相关新问题和将营造和谐海洋局面作为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23.
马汉的海权思想不仅深刻而且还很复杂。在他的逻辑里,海权是世界性权力的重要来源;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马汉声称,对海洋的利用和控制一直都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国家力量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大力发展和保持海上贸易。马汉特别强调海权中隐含的地理和经济因素,从而开辟了相对崭新的地缘政治研究领域。然而,在他那个时代背景下,马汉积极支持通过海外帝国主义扩张来复兴“天定命运说”。尽管其著述主要依赖二手资料,但是其清晰的理论和富有活力的风格赢得了全世界海军至上主义者的广泛响应。马汉的海权学说不仅在他有生之年获得广泛赞誉,而且还在其后时代的世界冲突中施加深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命名工作是拓展国家海洋权益的一种新形式。参与国际海底命名是当前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文章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在制定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规划的时候,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的内容予以统筹规划;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中国大洋委员会和相关机构的力量;第三,要在"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中加快建设一批大洋考察船以加强我国对全球海底实体精确测量的能力;第四,要加快对我国管辖海域及特殊敏感海域的地名命名工作,抢占先机,并对涉我海洋权益的外国地名提案进行反制,以切实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第五,要有计划地开展在公海大洋的海底测量工作,以拓展我国在公海大洋的合法权益;第六,要组织力量,建立公海大洋和我管辖海域的海底地名管理数据库;第七,要组织专家抓紧开展海底地形命名的研究,特别是对周边海域的海底地形进行命名,并撰写论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第八,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命名分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以加大我国在该组织的参与程度和发言权;第九,加大我国对这项工作的财政和技术投入,并加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第十,加强参与这项工作的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25.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抉择.在海洋世纪格局下,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强势介入和争夺海洋资源与海洋空间,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面临严峻挑战;高校海权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题中之义和基础工程,亟需强化;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是历史铁律,中华民族要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飞跃,必须多措并举,有效拓展高校海权教育.  相似文献   
26.
海洋问题历来是关系国家兴衰的战略问题,随着海洋在人类生活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和人类开发海洋能力的提高,围绕海洋权益和海洋国土的斗争日益突出,海洋热点问题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7.
20 世纪70 年代,邓小平提出“搁置争议”思想,这既是国际政治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自身实力所限的历史必然。“搁置争议”思想提出后,我国当代几代领导集体坚持这一思想,一定程度缓解和平息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权争议,为中国赢得可贵的和平与发展时代良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为今后我国海权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搁置争议”思想下中国海权发展既面临机遇,也充满挑战。“黄岩岛”模式、“钓鱼岛”模式、“共同开发”模式、“自我开发”模式既是对“搁置争议”思想的继承,也是一种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选择。坚持和发展“搁置争议”思想对中国海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8.
海权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进入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战略海权观、合作海权观、复合海权观、经济海权观和海洋国土观。作为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发展的产物,航空母舰已经进入中国海军的战斗序列。航空母舰的服役将反作用于海权观念,大大增强中国海权的物质基础。本文将就中国海权与航空母舰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9.
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乃至灭亡的历史宿命,高度关注海洋、航运、世界市场、海战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有着丰富的海权思想,在其著作中提出分工、航运、市场化、海军是海权的四要素,并阐述了四要素的关系:国际分工的发展需要不断开辟世界市场,而航运是分工与世界市场之间的枢纽,海军则起到了海上安全的保障作用。本文试图构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下的海权思想体系,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海权思想对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不同于以往现实主义理论主要从权力消长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体系性大战,本文尝试从地缘政治角度来阐释体系性大战。自欧洲"七年战争"以来,在多极体系中,体系性大战必然发生在海权强国+陆权强国与边缘地带强国之间,体系中的其他次级强国则分别加入到这两个阵营中,影响着大战的进程与结果;但是边缘地带强国并不必然会与海权强国+陆权强国发生体系性大战。本文将其作为两个世界政治现象提出来,并从不同角度对这两个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解释,总结边缘地带强国的兴衰历程,以期为当代中国这个新兴的边缘地带强国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